[实用新型]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6243.9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22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属于空气过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筒是各种空气过滤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其一般是安装在空气过滤设备的箱体中。现有空气过滤筒在箱体中的常见安装结构是,箱体内设隔板将箱体隔断为两个封闭腔室(进气腔室和出气腔室),空气过滤筒位于进气腔室内;在空气过滤筒中心穿装有长螺杆,长螺杆一端穿过空气过滤筒的底盖,通过旋紧长螺杆两端的螺母即将空气过滤筒紧固于隔板上;空气过滤筒的顶盖上安置有密封圈,可密封顶盖与隔板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实践发现,上述现有空气过滤筒在箱体中的安装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空气过滤筒在隔板上通过长螺杆装拆,费时费力,很不方便;长螺杆从空气过滤筒中心通过穿过,不利于净化后空气顺畅流过空气过滤筒的中心通道;长螺杆所产生的压紧力并不直接作用于顶盖上,而是从空气过滤筒的底盖经筒身的金属网传到空气过滤筒的顶盖上,从而降低顶盖与隔板下表面之间压紧力的强度和均匀度,进而不利于顶盖与隔板下表面之间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装拆麻烦,密封性能差等缺陷。使其具有安装拆卸便捷,空气流通畅,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特征是包括过滤筒体和箱体内隔板,其中过滤筒体上端靠近箱体内隔板上的通气孔,内环形立面上固接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并平行突出于环形顶平面上方的钩板,箱体内隔板上的通气孔边缘制有与钩板相适配的缺口;当所述钩板被顶入缺口内时,其下沿与箱体内隔板的上表面齐平,密封圈与箱体内隔板的下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安装拆卸空气过滤筒体十分方便快捷;2)杜绝对净化后空气流通的干涉;3)实现过滤筒体上固定盖与箱体内隔板直接近距离地相互压迫,提高密封圈对上固定盖与箱体内隔板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的结构示图。
附图2是图1中分解的空气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
附图4是图2的俯视图。
附图5是图4中上固定盖的B-B向剖面图。
附图6是图1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图5中钩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过滤筒体1和箱体内隔板2。
如图3所示,过滤筒体1由内层金属网3、外层金属网4和填充在内层金属网3、外层金属4之间的滤料5构成。如图2、图3所示,过滤筒体1上端装有圆环形上固定盖6,过滤筒体1下端装有封闭筒体下端面的圆形下固定盖7。
如图4、图5所示,上固定盖6的圆环形表面含有圆环形顶平面8和沿圆环形顶平面8的内、外圈边缘弯折的内圆环形立面9、外圆环形立面10,圆环形顶平面8上固联有密封圈11。内圆环形立面9上固接有三个平行突出于圆环形顶平面8上方的钩板12,三个钩板12彼此沿上固定盖6的圆环周以120度等分间隔。
如图6所示,箱体内隔板2上开有通气孔13(图3中只反映了箱体内隔板2的一部分和一个通气孔13,其它类同),通气孔13的边缘制有与三个钩板12相适配的三个弧形缺口14。
如图7、图8所示,钩板12的外形呈一面投影为C形、另一面投影为弧形(即整体弯曲成弧的C形),其C形上段的下沿形成有斜边15.斜边15与水平面夹角是5-15度。
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安装时,将上述过滤筒体1上端靠近箱体内隔板2上的通气孔13,使三个钩板12对准通气孔13边缘的三个缺口14后抽上顶起过滤筒体1;当三个钩板12被顶入三个缺口14内时,三个钩板12下沿正好与箱体内隔板2的上表面齐平,同时上固定盖6的密封圈11也与箱体内隔板2的下表面贴合,然后旋转过滤筒体1,三个钩板12离开通气孔13边缘的三个缺口14而与箱体内隔板2的上表面贴合。这样,即完成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当三个钩板12在与箱体内隔板2的上表面贴合时,其C形上段的下沿的斜边15利于三个钩板12与箱体内隔板2的上表面逐渐贴合紧密,同时也就是使上固定盖6的密封圈11逐渐与箱体内隔板2的下表面贴合紧密。这样,可以避免钩板12与箱体内隔板2贴合久后产生贴合不紧密的弊病,大大延长实施例钩式空气过滤筒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强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6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