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自密封闸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7060.9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致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阀高压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 | 分类号: | F16K3/16;F16K41/02;F16K27/0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12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密封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自密封闸阀,具体地说是压力自密封类型阀门,广泛用在电力、石油、化工等工业上,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压力自密封闸阀主要由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填料等组成。该阀门的楔形压力密封圈有金属密封圈和柔性密封圈,如选用金属密封圈,阀门自密封部位各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而采用柔性密封圈如调试不当会影响阀门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压力自密封闸阀,密封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便于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的调试和维修,密封性能好,在高温、高压的管线上,能保证阀门在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压力自密封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盖,阀座装在阀体内,特征是将阀杆插入阀盖,在阀杆头部套上闸板装入阀体,并将压力密封圈、密封压圈、四合环、压板依次装入阀体,阀体上安装阀盖,阀盖上安装左夹箍、右夹箍,在阀杆上套入填料垫、填料压套、填料压盖,石墨填料、编结填料依次压入阀盖,在支架内安装阀杆螺母、轴承、压盖,阀杆上旋入已组装的支架与阀体连接。
所述阀杆螺母上安装手轮,用螺母、螺钉紧固。所述阀体中腔密封面处堆焊不锈钢或钴基硬质合金。所述编结填料采用不锈钢或柔性石墨夹不锈钢丝密封圈。所述支架上安装油杯。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腔密封采用压力自密封结构型式,中腔密封面上的工作密封比压由两部分合成:一是预紧密封比压,二是由介质压力形成的比压。自紧密封中介质压力总是趋于增加预紧密封比压,介质工作压力愈高,工作密封比压就愈大,中腔密封性能就愈好。
2、阀体中腔密封面处堆焊不锈钢或钴基硬质合金,密封可靠、耐磨性好。不锈钢或柔性石墨夹不修钢丝密封圈,互换性强,装配维修时,装拆方便,为阀门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阀门的自紧密封在升压前,先旋紧螺栓提升阀盖,使阀盖与楔形密封垫之间以及阀体与楔形密封圈之间形成初始密封条件--密封面上的预紧比压。当介质压力上升时,阀盖受介质压力作用向上移动,阀盖与楔形密封圈以及阀体与楔形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比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座2、上闸板3、阀杆4、阀盖5、压力密封圈6、密封压圈7、四合环8、压板9、螺栓10、支架11、螺栓12、填料垫13、石墨填料14、编结填料15、螺栓16、螺母17、填料压套18、填料压盖19、油杯20、阀杆螺母21、轴承22、压盖23、手轮24、螺母25、螺钉26、左夹箍27、右夹箍28、销轴29、螺母30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阀座2装在阀体1内,将阀杆4插入阀盖5,在阀杆4头部套上闸板3,一起装入阀体1并将压力密封圈6、密封压圈7、四合环8、压板9依次装入阀体1,用螺栓10紧固。阀体1上安装阀盖5,阀盖5上安装左夹箍27、右夹箍28、销轴29,用螺母30紧固,在阀杆4上套入填料垫13、填料压套18、填料压盖19,用螺栓16、螺母17紧固,并将石墨填料14、编结填料15依次压入阀盖5。在支架11内安装阀杆螺母21、轴承22、压盖23,在阀杆螺母21上安装手轮24,用螺母25、螺钉26紧固。将阀杆4上旋入已组装的支架11与阀体1,并用螺栓12连接。在支架11上安装油杯20。所述阀体1中腔密封面处堆焊不锈钢或钴基硬质合金。所述编结填料采用不锈钢或柔性石墨夹不锈钢丝密封圈。将所有的部件定位、紧固,使阀门起闭符合试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体作为试验介质,试验按放一段时间后安装在装置上,由于密封垫中水份蒸发,可能会使阀盖与密封垫松脱,另外阀门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颠簸也会使螺栓、阀盖与密封垫松脱,破坏了阀门原建立的初始密封,所以阀门按装在装置上打压就可能在阀门中腔位置产生泄漏,为了避免这些因素造成泄漏,在装置上使用时,随着压力的升高必须再次旋紧螺栓,提升阀盖与密封垫,有效建立阀门初始密封。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介质工作压力愈高,工作密封比压就愈大,中腔密封性能就愈好。因此自密封形式阀门在使用前必须再次利用工作介质力提升阀盖而达到自密封垫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密封试验压力(气体)为0.6PMa,适用介质为水、蒸汽及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阀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阀高压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7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