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臂摇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7184.7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倪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1/10 | 分类号: | E05F11/10;E05F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1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臂摇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扇上安装的开启关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单臂摇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建筑物中所应用的窗扇其打开或关闭都是需要用户手动来完成。并且,操作时手臂要伸出窗外,有时候由于窗扇自身的重量或是连接松紧程度,需要耗费大量的力气才能将窗扇打开或关闭,在操作上有较多不便。同时,在窗扇打开或关闭期间,往往会让窗扇与窗框发生不必要的碰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单臂摇窗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单臂摇窗装置,涉及窗台、窗框、窗扇,窗框安装在窗台上,窗扇的一侧与窗框相连接,其中:包括有摇窗器本体、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扇下部推拉机构、关联推拉装置,摇窗器本体固定在窗台上,窗框上端设有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框下端设有窗扇下部推拉机构,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扇下部推拉机构与窗扇相接触,关联推拉装置的一端安装在窗扇上,关联推拉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摇窗器本体。
进一步地,上述的单臂摇窗装置,其中,所述的窗扇上部推拉机构包括上铰链滑槽、上铰链,上铰链滑槽与窗框上端连接,上铰链的一端与窗扇上端相接触,上铰链与上铰链滑槽之间采用滑动连接;窗扇下部推拉机构包括下铰链滑槽、下铰链,下铰链滑槽与窗框下端连接,下铰链的一端与窗扇下端相接触,下铰链与下铰链滑槽之间采用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单臂摇窗装置,其中,所述的窗扇外围设有边框,关联推拉装置的一端安装在窗扇的下边框上。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单臂摇窗装置,其中,所述的关联推拉装置为角尺固定板。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单臂摇窗装置,其中,所述的摇窗器本体上安装有摇手柄。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摇窗器本体、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扇下部推拉机构、角尺固定板之间的配合,以杠杆原理即可让用户轻松推拉或是收拢窗扇,开启方式独特,也不会过多占用室内空间,用户无需需要耗费大量的力气,更无需将手伸出窗外来进行操作。同时,在窗扇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均为匀速进行,窗扇不会与窗框产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分解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窗台 2 窗框
3 窗扇 4 摇窗器本体
5 角尺固定板 6 上铰链
7 上铰链滑槽 8 下铰链
9 下铰链滑槽 10 摇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单臂摇窗装置,涉及窗台1、窗框2、窗扇3,窗框2安装在窗台1上,窗扇3的一侧与窗框2相连接,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有摇窗器本体4、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扇下部推拉机构、角尺固定板5,摇窗器本体4固定在窗台1上,窗框2上端设有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框2下端设有窗扇下部推拉机构,窗扇上部推拉机构、窗扇下部推拉机构与窗扇3相接触,角尺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在窗扇3上。当然,为了让角尺固定板5对窗扇3有个很好的推动作用,角尺固定板5的一端安装在窗扇3的下边框上。并且,角尺固定板5的另一端连接摇窗器本体4,主锁紧装置安装在窗扇3侧边的上端或是下端,次级锁紧装置安装在窗框2的侧边。并且,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便捷,在摇窗器本体4上安装有摇手柄10。
进一步结合图1来看,为了令推拉机构对窗扇3起到最佳的推拉性能,所述的窗扇上部推拉机构包括上铰链滑槽7、上铰链6,上铰链滑槽7与窗框2上端连接,上铰链6的一端与窗扇3上端相接触,上铰链6与上铰链滑槽7之间采用滑动连接。与之相对的,窗扇下部推拉机构包括下铰链滑槽9、下铰链8,下铰链滑槽9与窗框2下端连接,下铰链8的一端与窗扇3下端相接触,下铰链8与下铰链滑槽9之间采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大致如下:用户需要将窗扇3开启时,顺时针旋动摇窗器本体4上的摇手柄10,摇窗器本体4推动角尺固定板5。随即,角尺固定板5推动窗扇3,令窗扇3开启。在此期间,依托于上铰链6与上铰链滑槽7、下铰链8与下铰链滑槽9之间的滑动连接配合,使得整个开启过程顺畅,用户施加的作用力可以平均分配到整个窗扇3上,进一步越有利于窗扇3的轻巧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7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笔迹识别身份确认功能的手持终端
- 下一篇:一种液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