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7691.0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5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张宝连;郎文勇;陈建;张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B21C4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划伤 卷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附属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高温、高速运行的金属盘条生产线的卷取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直径盘条生产过程中,成品轧机轧制出的合格盘条在夹送辊的夹持下输送到卷取机内,再由卷取机将其卷取成规定的盘卷。卷取结束后通过托盘将盘卷托出卷筒。卷取机的内芯棒一般为略带锥度的钢管结构,该结构的缺点在于内芯棒受热后高速度旋转容易变形,内芯棒锥度小,内芯棒为相对固定形式。在卷取过程中盘卷与内芯棒直接接触,由于内芯棒结构上存在缺陷,托盘托起盘卷时盘卷与内芯棒相互摩擦,从而造成盘卷内圈的严重划伤,不能满产品的质量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合理的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合理的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包括外卷筒和外卷筒内安装的内芯棒、托盘及保持架,所述内芯棒与外卷筒形成配合面,所述内芯棒为箱型结构,所述内芯棒通过销轴立式安装于保持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其中所述内芯棒重心与销轴孔中心不在同一垂直线上。
前述的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其中所述内芯棒与外卷筒配合面的配合尺寸为20mm。
前述的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其中所述六个内芯棒外侧面形成一个直径为970mm的外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箱型的内芯棒结构,解决了内芯棒受热后高速度旋转状态下容易变形的问题,另外,内芯棒在托盘托起盘卷时可向内收缩,使得盘卷与内芯棒完全脱离避免了盘卷托起时因与内芯棒接触摩擦造成的盘卷内圈划伤。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完全避免了盘卷托起时与芯棒的摩擦,解决了盘卷内圈的擦伤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无划伤盘条卷取装置,包括外卷筒1,安装于外卷筒1内的托盘2、内芯棒3及保持架4,外卷筒1与内芯棒3形成配合面B,其配合尺寸为20mm。其中,内芯棒3为略带锥度的箱型结构,可以减少因高温和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所造成的内芯棒3的变形量;内芯棒3通过销轴立式安装在保持架4上,能够自由收缩,其中销轴孔中心与内芯棒重心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内芯棒3之间存在接触面A,通过对其调整,使得六根内芯棒3的外侧面形成一个直径为970mm的外圆,从而保证盘卷内圈直径为970mm。
实际工作时,盘条在外卷筒1的内壁和内芯棒3之间完成收集。卷取时,托盘2处于低位将内芯棒3压住,内芯棒3开至盘卷内圈所需位置,以满足卷取需要;卷取结束后托盘2托起盘卷,同时,托盘2与内芯棒3脱离,内芯棒3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以销轴为中心向内收缩,从而达到内芯棒3与盘卷脱离的目的。内芯棒3向内收缩的幅度是通过调整内芯棒3与外卷筒1配合面B的配合尺寸来实现的。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7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光学代码的数据传输
- 下一篇:安全客户端驱动映射和文件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