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反烧多炉排燃煤煤气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8431.5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2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毕忠泽;史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峰 |
主分类号: | F22B15/00 | 分类号: | F22B15/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宏光 |
地址: | 024000内蒙古自治区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反 烧多炉排 燃煤 煤气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压燃煤煤气锅炉,尤其涉及一种正反烧多炉排燃煤煤气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燃煤煤气锅炉,通常的设计结构为:立式设计、反烧或正烧方式的单一的燃煤煤气发生室,外置的引燃室。这种锅炉存在的问题是炉体大型化设计困难、燃煤气转化量小、添加燃料时锅炉不能供热,因炉体结构限制导致烟气流程设计不能优化等缺陷,从而在生产中导致供热不稳定、热效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烧多炉排燃煤煤气锅炉,以解决现有常压燃煤煤气锅炉炉体大型化设计困难、燃煤气转化量小、添加燃料时锅炉不能供热,因炉体结构限制导致烟气流程设计不能优化等缺陷,从而在生产中导致供热不稳定、热效率不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正反烧多炉排燃煤煤气锅炉采用多炉排设计方式,它由正烧煤气发生室、反烧煤气发生室、煤气引燃室、燃烧室、热交换室、配风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等构成。其中正烧煤气发生室由水冷壁、保温隔层、炉排、风管、蒸汽管等构成;反烧煤气发生室由水冷壁、保温隔层、水冷炉排、风管、蒸汽管等构成;煤气引燃室由保温壁、配风器、风孔、炉排、集渣室构成;热交换室由水冷壁、换热管、保温隔层构成;配风装置由风机、风箱、风管、调节阀构成;蒸汽发生装置由蒸汽发生管、蒸汽导管、水箱构成。正烧煤气发生室通过炉排与上方的反烧煤气发生室相连,正反烧煤气发生室通过烟道与引燃室相通,引燃室通过后方顶部通道连接燃烧室。燃烧室上方为热交换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充分考虑煤炭正、反烧时转化为煤气的优点以及对温度、水蒸汽、氧气供应的要求,煤气燃烧后热交换效率、热交换条件等因素,本实用新型煤气锅炉的燃煤煤气转化率高,燃烧充分,锅炉热交换率高,烟尘排放小,节能和环保效果好。由于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取暖、烧水、洗浴、蒸汽等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正反烧多炉排燃煤煤气锅炉由正烧煤气发生室1、反烧煤气发生室6、煤气引燃室25、燃烧室13、热交换室11、配风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等构成。正烧煤气发生室1由水冷壁10、保温隔层4、正烧煤气发生室炉排2、正烧煤气发生室炉门3、正烧煤气发生室布风装置27、正烧煤气发生室蒸汽管26等构成;反烧煤气发生室6由水冷壁10、保温隔层4、反烧煤气发生室炉排5、反烧煤气发生室炉门7、反烧煤气发生室炉门调风装置8、反烧煤气发生室蒸汽管9等组成;煤气引燃室25由保温隔层4、水冷壁10、引燃室布风装置18、配风器9、风孔23、引燃室炉排24等构成;燃烧室13由保温隔层4、水冷壁10、燃烧室布风装置14等构成;热交换室11由保温隔层4、水冷壁10及换热管束等构成;配风装置由风机、风箱20、风管17、调节阀21等构成;蒸汽发生装置由蒸汽发生管16、蒸汽导管15、9、26,蒸汽调节阀门29、水箱30构成。
锅炉运行时首先点燃引燃室25燃煤,使引燃室25四周保温壁22升温并蓄热,同时使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随后引燃正烧煤气发生室1燃煤和反烧煤气发生室6燃煤,待形成适当火层后在正、反烧煤气发生室1和6中填入大量燃煤,接下来将正、反烧煤气发生室炉门3和7封闭,开启鼓风机,调节反烧煤气发生室炉门调风装置8、反烧煤气发生室蒸汽管9以及正烧煤气发生室蒸汽管26、正烧煤气发生室布风装置27,调节风量和蒸汽量使燃煤转化为煤气,煤气经烟道28进入引燃室25。煤气引燃室25顶部及四周由保温材料构成保温壁,炉膛壁上有风孔23,引燃室25燃料在多次通风供氧条件下燃烧并形成高温区,经烟道28进入引燃室25的煤气在高温区内被引燃后经过后方顶部的通道进入燃烧室13,在得到布风装置14的氧气补充后,煤气完全燃烧,释放出热量,高温烟气随后进入热交换室11,同热交换室11中的换热管束和水冷壁1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尾气经排烟口12排放。配风装置统一为正、反烧煤气发生室1和6和煤气引燃室25提供空气,配送风量分别由调节阀门21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发生管16在煤气引燃室25内,其中的水被加热产生蒸汽后经蒸汽导管15、9、26被送入正、反煤气发生室1和6中,蒸汽量由蒸汽调节阀门29控制。
风孔23为外大内小的锥形供风孔,并由外到内向上及两铡不同角度倾斜。水箱30中有水位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峰,未经曹国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片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用膜/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