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绝热压力容器液相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9823.3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新光低温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丛 |
地址: | 110043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绝热 压力容器 液相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绝热压力容器液相管结构,是各种低温绝热压力容器首选的液相管结构。
背景技术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是贮存和运输液化气体的设备的总称,也是杜瓦容器、低温贮液器和贮槽的统称。众所周知,低温液体的温度很低,在101.325Kpa压力下,液氧-183℃、液氮-196℃、液氩-186℃,因此,低温容器结构设计要求必须绝热性能好,通常采用内外胆组合的结构形式,其中间夹层采用真空绝热,夹层填充珍珠岩或采用包敷材料防止导热,外壳上安装抽空装置,利用真空机组将夹层空气抽空,以此力求把随着时间的增长将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等途径传递给低温液体的热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来维持低温体系正常工作,确保低温液体的贮存期限之目的。容器外壳体上安装各种管路与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关输送低温液体,使用容器内盛装的低温液体。尽管如此,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内外胆之间的连接件对传热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传统内外胆之间的输液管是一根直管,两端分别焊接在内外胆上,这种结构由于没有缓冲,在低温液体作用下往往造成焊缝开裂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更大的危害还在于低温液体输送过程中输液管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会大量汽化,汽化后压力升高,沿管进入容器内,结果又将容器内的低温液体汽化,这就加速了内外热传导,不仅损耗了低温液体,而且也对低温液体的保存期限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上述情况,为尽量降低热传导,以延长低温液体的保存期限,有必要对现有液相管的结构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内外胆连接处焊缝开裂,夹层真空度免受破坏、明显减少低温液体挥发量,延长低温液体保存天数和降低容器维修率的低温绝热压力容器液相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液相管的两端之间设有利于形成气液平衡界面的缓冲结构。
所述的缓冲结构选自弯管、波纹管和螺旋管中的一种。
所述的液相管的低温液体的下进液口e设在内胆的底部。
所述的液相管的内端竖直穿过外胆、真空夹层后外折伸进内胆的下部,水平延伸到内胆的另一侧,再向外折弯向斜下延伸进入真空夹层,经缓冲结构再竖直伸进内胆的底部与下液口e相连,外端通过增压器PBV的一端与进出液阀V6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液相管的结构加长、走向更加合理并在两固定端之间增设一个利于在内胆外形成气液相平衡界面的缓冲结构,同时经试验证明具有明显减少低温液体挥发损失、延长低温液体的保存天数;还能有效防止内外胆连接处焊缝开裂,客观上也使真空夹层的真空度免遭破坏,降低容器的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低温容器中的设置部位示意图。
图3是传统液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相管,2.内胆,3.气体,4.气液界面,5.外胆,6.缓冲结构,7.真空夹层,8.抽真空装置,a.上进液口,b.气相口,c.液位计上口,d.充满指示口,e.下进液口,f.液位计下口,g.放空口,V1、V4.低温截止阀,V2、V3.液位计下上阀,V5.上进液阀,V6.进出液阀,V7.增压阀,P.压力表,S.安全阀,L.液位计,PBV.增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新光低温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航天新光低温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9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光照射方向可调的嵌灯
- 下一篇:抽真空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