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两用棋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0204.6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郑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维刚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3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两用 棋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国象棋棋盘和棋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象棋棋盒只能用来装棋子,而要玩象棋则必须另备棋盘,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两用棋盘。它展开时是棋盘,折叠起来是棋盒,可用来装棋子。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在棋盘的纵向上有9个格(包括界河),横向上为8个格,纵横向上都是对称图形,图形四周为边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棋盘纵向中心线两侧距该中心线等于或略大于棋子直径2倍处设第一道纵向上折痕,在第一道纵向上折痕外侧,距离等于棋盒高度之处(棋盒高度约为棋子厚度的2倍)设第二道纵向上折痕,在第二道纵向上折痕外侧,距离等于棋盒高度之处设纵向下折痕,在棋盘横向中心线两侧距该中心线半个棋盒高度处各设一道第一横向上折痕,在第一横向上折痕外相距等于或略大于棋子直径长度4倍的距离处设第二横向上折痕,在第二横向上折痕外是边部,该边部的宽度与棋盒高度相等,四道横向上折痕两端与纵向下折痕交叉之后均转为向下的折痕;在两道第一横向上折痕位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与纵向下折痕之间的一段设挖孔,在两道第二横向上折痕位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与纵向下折痕之间的一段设挖孔;在棋盘一端或两端的第二横向上折痕两端挖孔的外侧,位于第二道纵向上折痕与纵向下折痕之间部分的背面设磁片,第二横向上折痕两端挖孔的内侧,位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与第二道纵向上折痕之间部分的背面也设磁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棋盘与棋盒用同一块材料制成,展开时是棋盘,折叠起来是棋盒,而且折叠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恰好装一副棋子,便于携带,结构科学合理,趣味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制作本实用新型的原材料可选用硬纸,两面覆膜,也可以用塑料制作,或在塑料中间夹硬板。具体做法是:在棋盘的纵向上有9个格(包括界河),横向上为8个格,纵横向上都是对称图形,图形四周为边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棋盘纵向中心线两侧距该中心线等于或略大于棋子直径2倍处设第一道纵向上折痕1,在第一道纵向上折痕外侧,距离等于棋盒高度之处(棋盒高度约为棋子厚度的2倍)设第二道纵向上折痕2,在第二道纵向上折痕外侧,距离等于棋盒高度之处设纵向下折痕3,在棋盘横向中心线两侧距该中心线半个棋盒高度处各设一道第一横向上折痕4,在第一横向上折痕外相距等于或略大于棋子直径长度4倍的距离处设第二横向上折痕5,在第二横向上折痕外是边部,该边部的宽度与棋盒高度相等,四道横向上折痕两端与纵向下折痕交叉之后均转为向下的折痕6;在两道第一横向上折痕位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1与纵向下折痕3之间的一段设挖孔7,在两道第二横向上折痕位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1与纵向下折痕3之间的一段设挖孔8;在棋盘一端或两端的第二横向上折痕两端挖孔的外侧,位于第二道纵向上折痕与纵向下折痕之间部分的背面设磁片9,第二横向上折痕两端挖孔的内侧,位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与第二道纵向上折痕之间部分的背面也设磁片9。
用法:本实用新型展开时作棋盘用,折叠成棋盒的步骤是:先沿两个第二道纵向上折痕将两边向上折180°,令纵向下折痕与第一道纵向上折痕重叠,再沿纵向下折痕和第一道纵向上折痕向上折90°,使外边立起,将两道第一横向上折痕中间位于第二道纵向上折痕外面的部分向上折180°,使其向内倒下,再沿两道第一横向上折痕相对各折90°,最后沿两道第二横向上折痕将外边部上折90°,棋盒立起的各边部内外咬合就组成了棋盒,棋盒盒角的磁片成对相吸,保证棋盒牢固不会自行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维刚,未经郑维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0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照全车身的后视镜头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行人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