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1683.3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7/06 | 分类号: | C03B1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溢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板玻璃生产领域,涉及一种溢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玻璃池炉的设计中,它对排除玻璃池炉内表面脏玻璃,改善玻璃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坎式调节和升降式调节。这两种方式中溢流装置的溢流通道均设计为开放式,通过内置天然气枪(俗称内火)和辅助外加火头共同加热,使玻璃液达到流动温度,从开放式通道自然流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溢流装置均存在溢流量控制不稳定、不精确,容易发生堵塞,开启、关闭操作不方便等缺点,经常使玻璃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产生波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对基本玻璃的质量要求日益严苛,如何实现池炉溢流量的精确稳定控制,对优化池炉工艺提高玻璃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该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开放式溢流通道容易堵塞的缺点,采用封闭式溢流通道,不仅能够对溢流量实现精确控制,而且开启和关闭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包括溢流仓体和与所述仓体出口连为一体的溢流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通道结构为封闭式套管结构,所述套管垂直立设于密闭的溢流通道空间内,所述溢流通道设计为倒锥状或直筒状,铂金套管根据溢流通道的形状同样设计为倒锥状或直筒状,套管与通道之间的间隙小于1mm,所述套管为金属材质且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
上述套管采用直接通电加热的方式或者利用电阻丝缠绕加热的方式。
上述套管采用铂金或者含有铂的合金材质。
上述套管厚度为0.5~1.2mm,所述套管直径为25~60mm。
以上所述套管上焊有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将溢流通道设计为密封式套管,避免了外界环境变化对溢流的影响。由于不存开放式的空间结构,也就不存在溢流玻璃堵塞在溢流通道的情况,提高了溢流控制的稳定性。套管材质设计为铂金,一是可以满足高温使用条件(>1400℃)的要求,二是铂金耐玻璃液的侵蚀能力强,可以满足使用寿命。另外铂金材质热稳定性好,可以满足工艺调整过程中频繁关闭、开启溢流的要求。溢流处温度和加热电流闭环自动控制,与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作业现场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其中:1为套管;2为溢流通道;3为仓体;4为开放式溢流通道空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它采用开放式溢流通道空间结构4,这种结构当玻璃液达到流动温度,从开放式通道自然流出时,由于溢流通道是敞开的,又没有加热装置给提供保持玻璃液体流动性的能量,所以当玻璃液体通过时,如果温度较低,就很容易使玻璃液的通过率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造成堵塞,影响工艺。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玻璃池炉溢流装置,其是在现有的溢流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的,其中仓体3的结构大体不变,将与仓体3连接的溢流通道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动,首先将其外形由矩形变为半弧形,溢流通道基板处于弧形中心位置,溢流通道中插上了一铂金套筒1,即所述溢流通道结构为封闭式套管结构,套管1垂直立设于密闭的溢流通道2空间内,溢流通道2设计为倒锥状或直筒状,套管1根据溢流通道2的形状同样设计为倒锥状或直筒状,如图3中设计的是直筒型的溢流通道2和套管1,其中套管1的厚度为0.5~1.2mm,直径为25~60mm。所述套管1与溢流通道2之间的间隙小于1mm,所述套管1为金属材质,可以采用铂金或者还有铂的合金,且套管1上设有加热装置,这里的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直接将电源接在套筒上加热,也可以将电加热丝缠绕于套管上给电加热丝通电使其对套管1加热。如果采用直接接电源在套管1上加热的方式,则套管1就相当于一个发热电阻,给其通电就可以直接给玻璃液体加热,有效避免了玻璃液在通道中的滞留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1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导电笔头的触控笔
- 下一篇:一种具有晾衣架的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