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充磁钕铁硼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2089.6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5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邹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工大思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H01F4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65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充磁 钕铁硼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径向充磁钕铁硼模具。
背景技术
烧结稀土永磁毛坯用成型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以下以钕铁硼材料的成型模具为例进行说明。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第3代稀土永磁材料的代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其各方面的性能随着应用范围的拓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烧结钕铁硼永磁体毛坯的工艺流程是:配料→熔炼→制粉→粉末取向压型→烧结,烧结钕铁硼的主相Nd2Fe14B,只有一个易磁化轴,因此在将细粉装入模具后,必须先在压机所配置的磁场中进行取向,然后才能施压成型。压制成型的料在等静压和烧结后会在不同方向有大小不均的收缩,来达到所需产品密度。
由于钕铁硼材料一般均需要在产品成型过程中同时完成取向,因而目前针对该材料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大多在采用左右缸进行对压的同时,也在所使用成型模具上下加装取向磁场进行压制。另外,稀土永磁材料在从压制成型到烧结出炉后,由于其内部压力分布与磁场分布等方面的因素,所成型毛坯各个方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一般情况下,毛坯成型前后其左右压制方向的收缩比为1.17-1.20;上下取向方向的收缩比为1.30-1.41,并且该方向受制粉工艺影响较大;而模具方向即毛坯前后方向的收缩比为1.21-1.23。因此,成型模具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上述因素,其模具尺寸=(需要尺寸+加工裕量)×收缩系数。
目前,圆片状钕铁硼在现代电子、机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由柱状毛坯切割而成,一般磁化方向为轴向。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方面应用要求磁化方向在直径方向,在这种产品使用量越来越大的今天,有必要根据其特点制作出适用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径向充磁钕铁硼模具,其结构简单合理、毛坯一次成型且模具各部分定位准确、所成型产品质量高,能够简单方便实现圆形片状钕铁硼毛坯的成型且能大幅度减少原材料浪费、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径向充磁钕铁硼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通过左右两个油缸进行对压的左压头和右压头以及位于二者中间的中压头组成,所述左压头、右压头和中压头均为立方体形状且三者组成一立方体模身,所述左压头的右侧中部、右压头的右侧中部以及中压头的左右侧中部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前后向的半椭圆柱状成型面,所述半椭圆柱状成型面为凹陷状成型面,所述左压头和中压头之间以及中压头和右压头之间形成多个前后向的椭圆柱状型腔。
所述多个半椭圆柱状成型面呈一竖直纵列分布。
所述椭圆柱状型腔的椭圆形长半轴为纵轴且b/a在1.12-1.22,a为椭圆形短半轴长度,b为椭圆形长半轴长度。
所述模身中上下相邻的两个椭圆柱状型腔之间的间距d=0.3±0.5mm,最上端的椭圆柱状型腔与所述模身上表面间的间距c=0.5±0.5mm,最下端的椭圆柱状型腔与所述模身下表面间的间距c=0.5±0.5mm。
所述左压头、右压头和中压头均由无磁钢或胶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且加工制作方便;2、能够有效保证成型过程中模具备部分地准确定位,在将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装入型腔后,将本实用新型前后通过夹具夹持并安装在自动磁场成型机上,之后通过上下取向压机和左右两个油缸分别从上下和左右4个方向分别对模具进行压制,因而所成型产品质量高;3、产品成型工艺简便,毛坯一次成型,能够大幅度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节约了后续加工程序,其压制成型的半成品为椭圆棒,经烧结后成为圆柱形,然后经切割制成成品即圆形片状钕铁硼,最后再进行一些简单的磨加工处理即可,因而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左压头; 2—右压头; 3—中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工大思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工大思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