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原油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463.2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6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红;杨世海;王文武;何茂林;姚光蓉;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6/02 | 分类号: | E21B36/02;F17D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原油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设备,特别是适用于油田产建工程中原油外输前加热的新型原油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大量使用的加热炉有火筒炉、水套炉、管式炉和加热缓冲二合一装置等,普遍存在燃烧和传热强度小、效率低、控制系统华而不实、整体适应性及安全性差等缺点。为克服以上炉型存在的缺点,人们不断对加热炉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油田加热炉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概括起来,油田加热炉的技术改进主要集中在燃烧和传热两个环节。通过采取强化燃烧和强化传热措施,油田加热炉的热工性能有了一定提高。然而,虽然采取了各种强化传热措施,作为油田加热炉重要类型之一的水套加热炉还是以传统的自然对流、辐射换热方式为基础,传热强度低等缺陷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造价低、简化燃烧器控制系统和方便现场操作的新型原油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型原油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加热罐体上固定有燃烧系统、加热盘管、烟囱以及燃烧器;燃烧系统在中下部沿罐体长度横向固定,燃烧系统的火筒、高频翅片烟管以及右端的燃烧室固定在筒体内;燃烧系统在罐体外侧通过烟气出口与烟囱连接;加热盘管在上部沿罐体长度横向固定;加热盘管的原油出口和原油进口在罐体另一侧。
所述的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室、火筒、高频翅片烟管、烟箱、烟气出口及支撑件,火筒的右端是燃烧室,燃烧室与罐体外侧的燃烧器连接,整个燃烧系统由支撑件固定在罐体内,火筒通过弯管一端的管板与高频翅片烟管连接,高频翅片烟管另一端也通过管板与烟箱连接,烟箱通过烟气出口与烟囱连接。
所述的烟箱上固定有防爆门。
所述的燃烧室由高铝浇注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烟管采用高频翅片管使传热强度大大加强,可使装置通过以上措施使装置既操作简单,又降低投资,还减少了装置占地面积,满足超低渗透储量开发和数字化油田建设需要。根据相关资料高频翅片管相对于普通光管,传热面积能增加2~10倍,传热系数也可增加1~2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新型原油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燃烧系统示意图。
图中:1、原油出口;2、原油进口;3、加热盘管;4、烟囱;5、燃烧器;6、燃烧系统;7、筒体;8、管板;9、高频翅片烟管;10、烟箱;11、烟气出口;12、防爆门;13、燃烧室;14、火筒;15、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罐体上固定有燃烧系统6、加热盘管3、烟囱4以及燃烧器5;燃烧系统6在中下部沿罐体长度横向固定,燃烧系统6的火筒14和右端的燃烧室13固定在筒体7内;燃烧系统6在罐体外侧通过烟气出口11与烟囱4连接;加热盘管3在上部沿罐体长度横向固定;加热盘管3的原油出口1和原油进口2在罐体另一侧。
如图2所示,燃烧系统6包括燃烧器5、燃烧室13、火筒14、高频翅片烟管9、烟箱10、烟气出口11及支撑件15,火筒14的右端是燃烧室13,燃烧室13与罐体外侧的燃烧器5连接,整个燃烧系统由支撑件15固定在罐体内,火筒14通过弯管一端的管板8与高频翅片烟管9连接,高频翅片烟管9另一端也通过管板8与烟箱10连接,烟箱10通过烟气出口11与烟囱4连接。烟箱10上固定有防爆门12。
本实用新型中燃烧室13由高铝浇注料制作,火筒14和高频翅片烟管9等通过支撑件15与装置筒体7固定,中间介质温度由燃烧器控制系统调节。
通过燃烧油田伴生气产生的热量,对筒体内的中间介质进行加热。
工作时,通过燃烧器5和燃烧系统6对装置内的中间介质进行加热,原油由进口2进入加热盘管3,被中间介质加热后由出口1输出,燃烧后的烟气由烟囱4排放。
燃烧器5火焰在燃烧室13内燃烧原油伴生气,受热后的烟气通过火筒14和高频翅片烟管9进入烟箱10,产生的热量通过火筒和烟管传递给装置中间介质,完成加热过程,烟箱内剩余烟气通过烟气出口11进入烟囱4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钻机转盘柔性扭矩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充气式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