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677.X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70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森;王文策;程斌;杜永宏;仇继扬;张彦庆;孟令增;陈志国;谷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川供电局;谷海涛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27031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输电 线路 在线 监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电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电力部门需要安排人员对高压输电线路定期巡线,以观察输电线路的塔材是否完整安全,树木通道、导线弧垂等是否安全,由于采用人工巡线,巡线周期长(通常为1个月),因此无法及时得到线路故障的实际情况,使线路的安全运行存在隐患。同时线路上的导线温度、导线节点温度、受损导线的温度都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受自然灾害影响,导线覆冰在某些地区是季节性出现的严重危及导线安全运行的情况,及时了解现场导线的覆冰情况,可使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人员正确及时的应对导线覆冰的危害,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随时采集输电线路现场图像并兼顾测量导线上被测点的温度、导线覆冰情况、导线夹角且能实时通讯的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视装置,包括一个从高压线路导线上抽取电能并提供电源的能源补给单元、一个拍摄高压线路环境实时情况的图像采集单元和一个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控制电路模块;所述能源补给单元包括一个取能铁芯及线圈和一个取能模块,取能铁芯设置在一个外壳的上表面一侧,取能模块设置在该外壳前面的下壳体中,并通过导线与取能铁芯的线圈连接;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下壳体及其与外壳后面支架之间;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设置在外壳的上壳体中,并通过信号控制线与各受控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监视装置还包括一个与控制电路模块信号连接的用于检测导线夹角的第一角度传感器和一个气象采集单元,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置于下壳体中;所述气象采集单元设置在下壳体一侧及外壳后面支架中。
按照上述方案的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视装置,所述的气象采集单元包括一个由旋转电机驱动的风速计、一个温湿度探头;旋转电机设置在下壳体与外壳后面支架之间的图像采集单元上方;风速计26设置在外壳后面支架中;温、湿度探头设置在下壳体一侧。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与上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的测温探头,该测温探头设置在上壳体上直接接触高压线路导线。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包括一个由减速电机驱动的、并随电机正反旋转0~200度的镜头装置和一个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镜头装置通过一个联动机构连接角度传感器,当镜头装置旋转时,第二角度传感器也随之旋转,并将旋转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的镜头装置上设置有红外LED光源。所述的联动机构为一个空心轴齿轮,其齿轮部分设置在下壳体内,其空心轴连接镜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利用高压输电线路负荷电流的电磁能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补给,使本装置可长期连续地工作。
2、图像采集单元采用直流减速电机直接驱动镜头装置随电机正反旋转0~200度,可在线拍摄运行输电线路下方较大范围的环境情况,如塔材是否完整安全,树木通道是否通畅、导线弧垂等是否安全等图像信息并向外传送;镜头装置上增加红外LED,还可以完成夜间图片采集,扩展了应用范围。
3.图像采集单元的联动机构采用空心轴承重,齿轮传动驱动角度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增加了装置的耐振性能。
3、可增加温度导线测量探头,同时监测导线温度,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接触测量方式,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导线上,解决了以往输电线路测量温度时易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造成测量不准的问题。
4、可测量导线周围小气象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垂直于导线方向的风速。
5、可测量导线与垂线的夹角,并可根据测量的角度及现场的安装情况计算出导线弧垂。
6、采用电场和磁场双屏蔽壳体设计,实现等电位功能并保证了控制电路模块工作稳定、不受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向视图。
图中:1、测温探头;2、压盖;3、取能铁芯;4、绝缘板;5、上壳体;6、电源开关;8、下壳体;9、10、紧固螺栓;11、挂线压盖;12、镜头装置;13、通信天线;14、红外LED;15、屏蔽盒;16、控制电路模块;17、角度传感器;18、传动齿轮;19、取能模块;20、支架;21、电机紧固件;22、电机轴;23、空心轴;24、旋转电机;25、镜头及镜头盖;26、风速计;27、角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川供电局;谷海涛,未经铜川供电局;谷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