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710.9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满平;何文力;昌彦明;杜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B60G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86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各类中重型载重车辆上采用的平衡悬架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主副双板簧结构的平衡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平衡悬架都是单板簧结构的,即将板簧中间固定在一个平衡轴上。两端支撑在前后两个车桥上,再通过车桥上的轮胎将力传递到地面上。这种平衡悬架是能很好的将前后两个车轮上的力平均分配,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汽车载重量的不断加大,这种传统的单板簧平衡悬架不能很好的解决车辆空载和满载两种工作情况下的矛盾。即空载情况下,车辆的总质量比较小,板簧的刚度显得太大,车辆舒适性太差;而满载情况下车辆的总质量比较大,板簧的刚度显得太小,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平衡悬架装置,该装置空载时悬架刚度小,驾驶舒适性好;满载时悬架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从而满足了空满载两种不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平衡悬架装置,其特征是:平衡轴壳和平衡轴通过轴承连接起来,平衡轴壳是可以转动的;平衡悬架主板簧和平衡悬架副板簧是通过骑马螺栓分别固定在平衡轴壳的上下两个槽内;上板簧滑板座和下板簧滑板座分别固定在前后两个桥管的上面和下面,平衡悬架主板簧两端分别插在两个上板簧滑板座的空腔内;平衡悬架副板簧两端分别插在两个下板簧滑板座的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传统平衡悬架的单板簧结构改为双板簧结构,在车辆空载情况下,只有主板簧起作用;在车辆满载情况下主板簧和副板簧同时起用。这样既解决了空载板簧刚度太大的问题,又解决了满载情况下板簧刚度太小的问题。这种平衡悬架装置,它空载时悬架刚度小,驾驶舒适性好;满载时悬架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从而满足了空载和满载两种不同的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在空载情况下的结构和工作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在重载情况下的结构和工作示意图。
图中:1、平衡悬架主板簧;2、平衡悬架副板簧;3、平衡轴;4、平衡轴壳;5、骑马螺栓;6、上板簧滑板座;7、下板簧滑板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平衡悬架板簧采用主板簧和副板簧连接构成,以便增加承载能力。平衡轴壳4和平衡轴3通过轴承联接起来,平衡轴壳4是可以转动的;平衡悬架主板簧1和平衡悬架副板簧2是通过骑马螺栓5分别固定在平衡轴壳4的上下两个槽内;上板簧滑板座6和下板簧滑板座7分别固定在前后两个桥管的上面和下面,两个平衡悬架主板簧1两端分别插在上板簧滑板座6的空腔内;两个平衡悬架副板簧2两端分别插在下板簧滑板座7的空腔内。
在空载情况下如图1所示,由于车辆是空载的整车重量比较轻,只有平衡悬架主板簧1的两端和上板簧滑板6的弧面接触,平衡悬架主板簧1的弧度比较高,抬高了平衡轴3、平衡轴壳4和平衡悬架副板簧2,使平衡悬架副板簧2没有与下板簧滑板7接触,既平衡悬架副板簧2和下板簧滑板7的弧面是分开的,也就没有起作用。整个悬架的刚度是由平衡悬架主板簧1的刚度决定的,其刚度比较小。
满载时如图2所示,由于整车重量比较重,在重力作用下,平衡悬架主板簧1的弧度被压低,降低了平衡轴3、平衡轴壳4和平衡悬架副板簧2,消除了平衡悬架副板簧2和下板簧滑板7的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使平衡悬架副板簧2与下板簧滑板7接触,这种情况下,平衡悬架主板簧1与平衡悬架副板簧2同时起作用。整个悬架的刚度是由平衡悬架主板簧1与平衡悬架副板簧2两个板簧的刚度叠加起来的,所以刚度比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运输的大型保鲜制冷机组
- 下一篇:一种客车钢制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