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全电熔窑熔制高硅氧玻璃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2992.2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55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明;刘勇;付明高;吴远坤;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威远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0 | 分类号: | C03B19/00;C03B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4245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全电熔窑熔制高硅氧 玻璃球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立式全电熔窑熔制高硅氧玻璃球装置,涉及一种熔制高硅氧玻璃球的装置,特别是通过电加热法熔制玻璃配合料并将其供制球机制成高硅氧球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高硅氧玻璃球的生产装置有火焰法和电熔法两种。火焰法生产高硅氧玻璃球具有能耗低,生产综合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必须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缺陷;另外一种电熔法生产高硅氧玻璃球的炉型为卧式电熔炉,存在投资大,熔制温度曲线不易控制等缺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窑通过电熔法熔制生产高硅氧玻璃球装置,以克服背景技术或一次性投资大、质量稳定性差的缺陷,或投资大,熔制温度曲线不易控制等缺点,达到一次性投资适中,生产规模适当,质量稳定,总体能耗低等目的。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窑炉外框架、窑炉体、加料口、料碗以及料碗下方的制球机。其关键技术是在窑炉体内设置有电极,在窑炉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在窑炉体的底部设有供玻液料道与料碗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采用垂直深层熔制工艺,顶部加入干粉配合料,从上至下依次完成熔制、均化、澄清等过程,底部流出料股直接通过料碗供制球机成型,其设计先进合理,熔化温度通过控制电流来调节,产品质量稳定,投资适中,综合成本低,利用电能环保、节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窑炉外框架1、窑炉体2、加料口3、料碗8以及料碗8下方的制球机9。其关键技术是在窑炉体2内设置有两对垂直对称布置的板状电极4构成熔化工作部,采用间接水冷方式保护电极不被氧化,冷却水包与电极之间填充绝缘层。两对电极工作时产生旋转电磁场,通过传导对物料加热使其熔化。温度调节通过变压器变压后的晶闸管控制器对安装在炉框架上的晶闸管进行电压调节,从而调节电极间的电流来实现。控制电极用晶闸管采用间接水冷方式防止晶闸管温度过高破坏其性能,整套安装在炉框架上。在窑炉体2的顶侧部设有加料口3,在窑炉体2的底部设有供玻液料道6与料碗8相连,窑炉体2与供玻液料道6和料碗8紧固密封连接成一体。在窑炉外框架和窑炉体的底部设有钢平台7。在窑炉外框架1和窑炉体2之间设有止紧顶针5,阻止炉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和移位。窑炉体2外形为八边型。该装置熔化池的高径比为0.865,熔化面积为0.65m2,池深为660mm。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生产时,处于温度和物料动态平衡状态,人工投料是唯一的扰动因素,特别重视投料与制球之间的协调配合,维持窑炉稳定,达到优质高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威远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威远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2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绵钛还原加料生产的过滤罐
- 下一篇:叉车蓄电池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