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科用咀嚼模拟循环加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107.2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智敏;陈孟诗;刘福祥;陈文川;陈晨峰;张晶婷;林苇;李萍;郭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科 咀嚼 模拟 循环 加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用咀嚼模拟循环加载机,属于口腔材料和修复体的辅助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材料在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可以发生破坏,此时材料所受的应力常远小于其极限强度,甚至小于其弹性强度,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 Organization)对疲劳的定义,重复性的应力、应变导致材料改变的特征,无论改变是表面裂痕还是完全断裂,都称为疲劳。
位于口腔中的牙体和修复体,在咀嚼运动时将受到循环、交变的力。虽然口腔力的大小可能小于修复体的极限强度,但在这种力学环境中,可能由于疲劳现象而影响修复的使用寿命和各种性能。因此,在进行体外实验时,就需要通过循环加载的方式来模拟口腔内的力学环境。
以往口腔医学中的疲劳研究多局限于材料或种植体方面,使用的仪器也多为MTS或Instron材料实验机,这些大型测试机价格昂贵,难以在口腔材料和修复体测试中得到普及,且这些大型测试机并非专门为口腔材料的测试而设计,在使用和调试上多有不便。虽然国内亦有口腔材料疲劳实验机的问世(吴舜,施生根,宋应亮等.电磁式牙用材料疲劳实验机的研制与初步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3):260),及修复体的疲劳测试机的相关报道(李明勇,马轩祥,李玉龙等.口腔修复体疲劳寿命测试机的研制与标定(一)——仪器的研制.医疗卫生装备.2004,6:90-91)。但是,这些仪器都只能测试单个试件,效率低,组间可比性差,测试对象相对单一受限,不能满足现有口腔材料和修复体体外实验的需求。且这些机器通常以加载到断裂为观测点,但通常对于修复体的研究,关心的并不是材料的破坏,而是一些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这就需要能控制循环加载次数的加载机。通过一定次数的循环加载可以模拟修复体在口腔内使用一段时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牙科用咀嚼模拟循环加载机,其特点是通过一定次数的循环加载模拟修复体在口腔内使用一段时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牙科用咀嚼模拟循环加载机,其特征在于该加载机中的活动板通过铜滑套套在上立柱上,活动板通过定滑轮和凸轮接触,定滑轮固定在滑轮支架上,滑轮支架固定在活动板上,凸轮、电动机和减速器固定在凸轮支架上,活动板上固定着杯柱,杯柱内盛有装载试件的导杯,活动板通过下支柱与底板和减震器连接,活动板通过连杆与计数器连接,计数器和凸轮支架固定在底板上,上板固定于上支柱,上板上设多个与导杯相匹配的加载头,加载头通过螺栓和垫圈由螺母固定在上板上。
导杯内放置试件,试件通过树脂包埋块包埋成适合导杯内径的形状,装有树脂包埋块和试件的导杯套于杯柱内,导杯底部和位于杯柱中央的弹簧接触,推杆穿过导杯底部预留孔隙,伸入弹簧中央空隙,杯柱通过螺母固定在活动板上。
上板上的孔隙直径比加载头通过上板部分的直径大3-5mm,使加载头可以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通过调节六角螺母使加载头的位置向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以利于加载头和试件的充分接触。
活动板分为上、下支柱孔、试件杯柱孔和定滑轮组件固定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循环加载机可以同时加载多个试件。既能节约实验时间,又能在成组设计时增加组间可比性,是一种高效率的加载机。
2.本循环加载机可用于多种口腔固定修复体,包括塑料、金属、烤瓷、全瓷冠,以及嵌体、桩核冠等修复体的疲劳寿命的测定。配套包埋模具,不拘泥于修复体的形态。
3.本循环加载机的加载频率为2Hz,每秒钟加载2次,循环周期和加载头与试件接触试件符合生理状态。
4.根据修复体的需要更换弹簧,根据弹性系数不同可以提供多种加载力值。加载时力值为交变的力,符合生理状态下咬合力的状况。
5.加载头可在垂直、水平方向做一定调节,保证加载点位于预期的位置。
6.加载头可以取下,可定制多种加载头样式,按实验的需要随时更换。
7.采用螺钉螺母将机械计数器固定于底板上,计数准确可靠,计数器损坏后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牙科用咀嚼模拟循环加载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板平面图
1-加载头螺栓 2-六角螺母 3-垫圈 4-加载头
5-导杯 6-杯柱 7-连杆 8-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