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焙烧隧道窑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452.6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杰;张士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4 | 分类号: | F27B9/34;F27D1/10;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8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焙烧 隧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制品焙烧窑炉设备,特征是涉及炭素制品浸渍后再焙烧使用的隧道窑,以能对浸渍品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工艺处理。
背景技术
经过焙烧的碳和石墨产品为了提高理化指标,一般要进行浸渍处理。浸渍沥青后的产品需要再焙烧使浸入产品空隙中的沥青结焦,从而降低产品的孔隙率,提高产品密度和强度。这个工艺过程叫二次焙烧。二次焙烧通常在环式炉(一次焙烧设备)中进行,生产周期长,效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国内有炭素厂家引进国外隧道窑进行二次焙烧,在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方面都卓有成效。但是,这种隧道窑造价昂贵,工艺操作方面对于中小炭素厂也不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保温效果好、强度高的二次焙烧隧道窑。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次焙烧隧道窑,包括窑体、窑顶,窑体从内到外由硅藻土砖层、红砖层以及隔热密封层组成;窑顶由C形钢板内衬硅酸铝纤维刺毡组成。
本发明人对引进国外的隧道窑技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窑体窑顶砌筑、窑门结构、燃烧系统、管道、装出窑设备、换热器、窑车、匣钵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了大量改进和国产化。使其非常适合于国内中小炭素厂使用。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窑体使用硅藻土砖增加保温性能,以降低能耗。窑墙外侧用普通红砖砌筑,外面抹隔热密封层替代钢板外壳,既节约了投资,又不降低炉窑的密闭性和保温节能性。
2.窑顶采用硅酸铝纤维针刺毡,高温段采用高铝纤维针刺毡替代浇注料,减轻了窑顶重量,增强了耐热性能。窑顶钢板压制成C形,提高了刚度,抗变形能力大大改进。
3、经改进的窑炉结构更为合理,产品受热均匀、热损耗小、炭素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具体见后续实施方式的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隧道窑的断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二次焙烧隧道窑,包括窑体、窑顶,窑体从内到外由硅藻土砖层11、红砖层12以及隔热密封层13组成;窑顶由C形钢板21内衬硅酸铝纤维刺毡22组成。
本隧道窑主要技术指标:
窑体尺寸:100M×4.5M×4.2M;
匣钵尺寸:2780×2005×1885;
窑车总数:41台;
窑内窑车数量:32台;
生产能力:20000吨/年;
焙烧后产品心部挥发份<0.4%;
结焦值>40%;
能耗<400000kcal/吨产品;
环保达标。
此外,本发明人又进行了以下技术改造:
1、高温段窑门密封性能改进,保证了窑内温度梯度。考虑到门板两侧温差,对两侧钢板焊接方式进行改进,以保证两侧膨胀不同不会造成弯曲变形而影响门板开启闭合。
2、燃烧系统采用国产燃烧机替代烧嘴,更便于自动控制。
3、改进了横动车推拉结构,更便于操作,灵活可靠。牵拉机油缸增加冷却水套,以提高使用寿命。
4、窑车车轮组设计了防串动装置,确保窑车在窑内运行时不会横向摆动,从而保证了窑墙和窑车之间迷宫式密封均匀。轴承使用耐高温的“热力盾”润滑脂,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5、匣钵设计了横纵向加强筋,提高了抗变形能力。
由以上几项核心技术可以看出,该二次焙烧隧道窑具有众多优点,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在节能、环保方面优势明显。而且更为适合中小炭素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碰撞试验台的碰撞速率检测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温区转换双门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