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性废物转运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3522.8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钰;黄飞;陈启兵;李劲松;曾毅刚;罗文广;沈跃;张顺林;张强;邓鹏宇;黄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废物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废物转运容器,具体为一种放射性废物转运桶。
背景技术
在放射性废物的场内转运领域,由于目前使用的废物转运桶没有设置统一使用的标准接口,无法实现桶盖与夹具的相对定位和导向,无法自动开关桶盖,只能靠人工的方法来实现开关盖,所有的开关盖操作都要靠人工现场进行操作,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放射性废物的转运中也造成了许多操作问题,如无法进行全密封全自动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密封全自动化操作的放射性废物转运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放射性废物转运桶,由中部焊有抱圈的桶体及与桶体适配的桶盖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盖,在其上焊接有吊头、把手和桶盖导向板,而桶盖导向板上焊有桶盖扣块,吊头上设置有卡口槽;所述的桶体,在其上部焊有桶体扣块,在其底部焊有定位块。
附加技术特征是:
所述桶盖导向板的上部为锥形导向段,下部为圆环直线段。
所述的桶体扣块具有斜面导向段和直线扣紧段;桶盖扣块具有关盖导向段和关盖扣紧段。
所述吊头为锥台形状。
所述卡口槽的端部为沟槽状。
所述卡口槽具有4个。
所述的把手具有4个。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转运桶可在开关盖过程中实现自动找正,自动定位,通过设置的标准的开关盖接口,实现桶的开关盖动作,使废物转运具有统一的标准桶,解决了目前在放射性废物的场内转运中无统一标准的放射性废物转运容器的问题,实现了废物转运桶的标准化、全密封和全自动化以及放射性转运桶在转运过程的无人干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桶盖导向板纵剖示意图。
图4是桶体扣块的示意图。
图5是桶盖扣块的示意图。
图6是桶体与桶盖扣块的拟合示意图。
图中标记:1.吊头,2.把手,3.桶盖,4.桶盖导向板,5.桶体扣块,6.桶盖扣块,7.桶体,8.抱圈,9.定位块,10.卡口槽,11.锥形导向段,12.圆环直线段,13.斜面导向段,14.直线扣紧段,15.关盖导向段,16.关盖扣紧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桶体7和桶盖3组件组成。所述的桶盖3,在其上焊接有吊头1、把手2和桶盖导向板4;其中吊头1由碳钢制作,其平面部分为电磁吊具起吊位置。为了保证桶盖3能通过夹具自动开关,在吊头1上设有4个用于开关桶盖3的卡口槽10,卡口槽10的端部为沟槽,用于保证开盖夹具把桶盖3提起后能自锁,以防止桶盖3脱落夹具。同时为了保证夹具能自动定位于卡口槽10的位置,吊头1制为锥台形状,使其实现了自动导向功能。为了保证在不用时,能实现人工开关盖操作,在桶盖3上还焊接了4个把手2。为了在关盖时,能保证桶盖3能自动和桶体7找正对中,在桶盖3上还焊接了桶盖导向板4,亚在桶盖导向板4上焊有桶盖扣块6,桶盖扣块6与桶体扣块5相拟合。桶体7的中部焊接有抱圈8,便于提高桶体7的强度和便于抱紧工位定位的位置,桶体7的底部焊接有定位块9,用于防止在开关盖过程中桶体7随着桶盖3旋转。
桶盖导向板4的形状如图3所示,其上部为锥形导向段11,下部为圆环直线段12用于焊接桶盖扣块6,实现自动定位功能。
桶体扣块5的形状如图4所示,其中斜面部份为斜面导向段13,直线部份为直线扣紧段14。
桶盖扣块6的形状如图5所示,其中斜面部份为关盖导向段15,直线部份为直线扣紧段16。
使用时,在转运桶的起吊过程中,电磁夹具与桶盖3上的吊头1贴合,通过电磁吸力实现转运桶的整体吊装。桶开盖时通过专用夹具旋入吊头1上的卡口槽10,将桶盖3旋松,同时在提升时,夹具上的定位销自动卡入吊头1上的卡口槽10内的沟槽内,实现桶盖3在夹具上的自动定位,便于关盖时操作。关盖时,夹具将桶盖3放置在桶体7上,桶盖3由桶盖导向板4实现自动对中和找正,最后通过夹具旋紧桶盖3,使桶体扣块5和桶盖扣块6相拟合,实现关盖动作。在开、关盖过程中,通过桶体7底部的定位块9与另设的底座配合,防止桶体7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滑橇堆拆垛机及其堆拆垛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