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内置可变背景光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698.3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付学宁;付学其;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B60Q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刘世权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组合 仪表 内置 可变 背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仪表背景灯光源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内置可变背景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组合仪表,光源都为固定色彩,不能随意调节变化。驾驶员在长时间面对固定色彩的组合仪表,会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严重时会对组合仪表提供的数据信息疏于关注,使车辆处于危险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内置可变背景光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组合仪表的光源色彩固定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内置可变背景光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由多个RGBLED灯组成的RGBLED组;
存储多种背景光颜色信息及多个灯光亮度等级信息的存储单元;
接收用户更换背景光颜色和/或调节灯光亮度的操作指令并输出的外设控制单元;
根据所述外设控制单元输出的操作指令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相应的颜色和/或亮度等级信息,并输出携带有相应的RGB驱动信息及亮度驱动信息的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输出相应强度的驱动电流至所述RGBLED组中所有RGBLED灯的相应R和/或G和/或B发光管的LED驱动单元。
所述RGBLED组可提供红、绿、蓝、黄、靛、紫、白中的一种及多色混色的的背景光,并可提供7个亮度等级。
所述外设控制单元包括颜色选择按钮、亮度调节按钮以及系统开关,所述颜色选择按钮、亮度调节按钮及系统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LED驱动单元包括脉宽调制器,所述脉宽调制器连接至所述RGBLED组。
所述RGBLED组中各RGBLED灯安装在一独立柔性薄膜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可让用户通过外设按钮控制组合仪表内置背景灯更换光源颜色和/或亮度的方案,可以使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状态,从而降低驾驶员因这种疲劳带来的驾车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组合仪表内置可变背景光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组合仪表内置可变背景光控制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这些部分可以是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提供红、绿、蓝、黄、靛、紫、白中的一种及多色混色的的背景光,并可提供7个亮度等级。
所述多种颜色信息及7个亮度等级信息分别按序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相连地址中。
当用户通过外设控制单元12中的系统开关123使所述装置处于通电工作状态下时,用户即可通过颜色选择按钮121和亮度调节按钮122来选择更换背景光的颜色和亮度。控制单元13根据颜色选择按钮121和亮度调节按钮122的被按压次数信息,从存储单元14中的相应地址读取相应的颜色信息和亮度信息,并根据该颜色信息和亮度信息发送携带有相应的RGB驱动信息及亮度驱动信息的控制信号给LED驱动单元15。
LED驱动单元15则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相应强度的驱动电流至RGBLED组16中所有RGBLED灯的相应R和/或G和/或B发光管引脚,从而驱动点亮每个RGBLED灯中的一个或多个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使RGBLED组16呈现出用户选择的灯光颜色及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LED驱动单元15对RGBLED组16的亮度控制是通过内部的脉宽调制器(PWM)调节脉冲驱动电流的脉宽实现;所述控制单元13输出的亮度驱动信息即为电流脉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泰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