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烟机灶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965.7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君明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3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烟机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灶具中,常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仅仅具有灶具的功能,需要单独在灶具上方设置抽油烟机,另一种是将抽油烟机和灶具设计结合为一体使得灶具具有了抽吸油烟的功能,比如我国专利号ZL200720302870.X,专利名称《一种抽油烟机灶具一体机》就是这种类型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类型的灶具一般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灶具总成和抽油烟装置,其中灶具总成包括灶体、灶孔、燃气喷嘴、点火总成,抽油烟装置包括设置于灶体内部灶孔后方的集气室、设置于集气室内的风机、连通集气室与室外的排气管道、与集气室相连通的进气部件,所述进气部件是以进气通道的形式固定设置于灶体内部,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对应地设置于灶孔处。其工作时,集气室内风机旋转,使得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处生产负压将油烟吸入,油烟通过进气通道直接进入到集气室里面再经排气管道排放到室外,具有较好的抽吸油烟效果。这种结构在抽吸油烟的过程中,油烟是经进气通道直接被吸入到集气室,油烟在被吸收过程中容易冷凝的部分会冷凝并附着在进气通道内壁及集气室内部和集气室内的风机上,由于进气通道和集气室均是固定设置于灶体内部,所以进气通道和集气室被冷凝的油烟弄脏后,需要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对灶具进行彻底拆卸开后才能进行清洗,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清洗油烟方便的油烟机灶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油烟机灶具,包括灶具总成及设置于灶具总成上的抽油烟装置,其中灶具总成包括灶体、设置于灶体上端的灶孔、设置于灶孔内的燃气喷嘴、用于控制火焰的点火总成,抽油烟装置包括集气室、设置于集气室内的风机、连通集气室与室外的排气管道、与集气室相连通的进气部件,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进气部件设置于灶孔后方的灶体上表面,且与灶体之间为可拆卸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部件的一种具体优化设计结构为:所述进气部件为设置有进气栏栅的进气室,该进气栏栅与灶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拆卸式连接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为:在进气室下端的灶体上表面设置有凹槽,进气室整体卡接于凹槽内,也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其它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室的进一步优化,其进气栏栅为可拆卸地连接在进气室侧壁上,优选的连接方式为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室的进一步优化,可将所述进气栏栅的横截面设计为弧形,且弯曲方向与相邻的灶孔边缘弯曲方向一致,这样抽吸油烟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锅体置于灶孔处进行烹饪,集气室内的风机转动,气流经进气栏栅进入进气室再进入集气室,这样在负压的作用下,可将灶孔处锅体内产生的油烟吸入到进气室,部分容易冷凝的油烟冷凝并附着于进气室内壁,其余不容易冷凝的油烟再经集气室和排气管道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了进气室作为油烟进气的构件,油烟进入到进气室后容易冷凝的部分会冷凝并附着在进气室内壁,不容易冷凝的部分再进入集气室并被排气管道排出,这样不会有油烟或者只有少量油烟会冷凝附着在集气室内部,同时进气室与灶体为可拆卸式设计,进气室上的进气栏栅也是可拆卸式设计,这样,清洗油烟时,只需取下进气室并拆下进气栏栅对其内部进行清洗即可,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油烟机灶具,由灶具总成和抽油烟装置构成,其中灶具总成包括灶体1、设置于灶体1上端的灶孔2、灶孔2内的燃气喷嘴3、用于控制火焰的点火总成4;抽油烟装置包括设置于灶孔2后端的灶体1内部的集气室5、集气室5内的风机6、用于连通集气室5与室外的排气管道7,其中抽油烟装置还包括有设置于集气室5上方灶体1表面的进气室8,进气室8与灶孔2相邻的一侧卡接有进气栏栅9,进气栏栅9的横截面为弯曲方向与相邻灶孔2边缘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进气室8底端与集气室5连通,进气室8与灶体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说是在进气室8下端的灶体2表面设置有一凹槽10,进气室8整体卡接于凹槽10内。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此实施例,还可在权利要求所述保护范围内作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种种等同变化,比如集气室的位置还可以是设置于灶体上表面,进气部件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式,进气室还可以是采用螺栓固定于灶体上表面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君明,未经杨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定向驱动油烟排除装置
- 下一篇:锥型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