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高压转换配电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036.X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7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杰;钟尚林;尹亮;刘敬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清迅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H01F27/4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526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转换 配电 变压器 | ||
1、双高压转换配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是在变压器结构中增设转换开关(4),转换开关(4)的下部圆周外缘均匀固定相等的三组接线柱(22),每组四只共十二只,转换开关(4)中心的旋转轴(20)上端装设旋钮(21),下端固定装设间隔120°的三条联接片(19),每条联接片(19)各对应一组接线柱(22),变压器内的各相高压线圈的首端(S)不变,在原末端(M)之下按照两种输入高压电的相电压之间的压差数,接续相应匝数,再引出新末端(X),高压线圈的首端(S)、原末端(M)、新末端(X)各自与转换开关(4)的相应接线柱(22)联接,转动旋钮(21)使联接片(19)转换与各接线柱(22)的联接位置,构成高压线圈的Y联接方式或D联接方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压转换配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说转换开关(4)的三组接线柱(22)中,每组有一只作为中性点联接柱(Z),由中性点联接线(L)将各组的中性点联接柱(Z)互相联接,各组另外三只接线柱(22)再由转换引线(12)分别与相应高压线圈联接,联接方式为:第一组接线柱(22)与A相线圈(9)的首端(S)、原末端(M)、C相线圈(15)的新末端(X)相联接,第二组接线柱(22)与B相线圈(14)的首端(S)、原末端(M)、A相线圈(9)的新末端(X)相联接,第三组接线柱(22)与C相线圈(15)的首端(S)、原末端(M)、B相线圈(14)的新末端(X)相联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压转换配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Y联接方式为:通过各个联接片(19),分别将各组内的中性联接柱(Z)与相邻的一只接线柱(22)联接,这只接线柱(22)与相应的高压线圈原末端(M)相联,使A相线圈(9)、B相线圈(14)、C相线圈(15)这三相高压线圈的原末端(M)之间互相联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高压转换配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D联接方式为:通过旋钮(20)带动各个联接片(19)旋转,联接片(19)各联接本组的另外两只接线柱(22),这两只接线柱(22)分别与相应高压线圈的首端(S)、新末端(X)相联,使A相线圈(9)的首端(S)与C相线圈(15)的新末端(X)联通、B相线圈(14)的首端(S)与A相线圈(9)的新末端(X)联通、C相线圈(15)的首端(S)与B相线圈(14)的新末端(X)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清迅力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清迅力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0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加温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拟加盖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