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注水井油管除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414.4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4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强;祁光滨;武卫东;姜明玲;袁晓鹏;代永贮;张海;杨海滨;杨洪辉;刘洪亮;刘维娜;谷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注水 油管 除垢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注水井油管除垢器。
二、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多年的开发,采出的油和气中大多含水(称为伴生水、淡卤水),其中混有原油组分,铁、钙、钠、镁离子及各类酸根离子等。通过对水质分析指标跟踪,结合产出水化验分析可以看出,水井井壁主要结垢分为有机垢(油污)、FeS垢、CaCO3垢等。由于油藏伴生水处理不能完全达到注入水要求的水质标准,结垢问题越来越重。水井井壁垢对注水的影响有四点:一是无法对测试不合格的井进行调配,导致该井完不成配注水量,直接影响注水效果;二是井口放空排量太低,达不到洗井要求的排量,增加了洗井难度;三是部分井没有调配余地,不得不以实注定配注,影响调配效果;四是降低了注水系统效率,增加了能量消耗。目前采用的方法:一是化学除垢、防垢,但在除垢的同是也对油管和封隔器等井下工具造成损伤。二是采用麻花钻机械除垢,但对重度结垢井无效。三是单井作业换油管,由于成本原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垢的问题。如何运用合理工艺技术进行水井井壁除垢,必须对其认真探讨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注水井油管除垢器,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对油管除垢伤害油管柱、除垢效果差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接头、万向头连接头、万向头和除垢杆组成,其特征在于除垢杆设为圆锥形,上粗下细,上端直径为57.5mm下端直径为38mm,锥度为1.5度,在除垢杆的中部和上部的外周设有螺旋形水流导引槽,在中部导引槽的凸台上设有棱形滚花,在上部导引槽的凸面上设有钨钢刀块,在除垢杆上端中部设有母螺纹,与万向头下部螺纹连接,并设有背帽,万向头套在万向连接头内,万向连接头与接头螺纹连接,接头与除垢器的连接管柱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除垢快捷,能使清除掉的污垢随洗井液排出井外,除垢效果显著,保证了注水措施的实施,减少了修井次数和更换油管的次数,节约了修井成本。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头 2-万向头连接头 3-万向头 4-除垢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接头1、万向头连接头2、万向头3和除垢杆组成,其特征在于除垢杆设为圆锥形,上粗下细,上端直径为57.5mm下端直径为38mm,锥度为1.5度,在除垢杆的中部和上部的外周设有螺旋形水流导引槽,在中部导引槽的凸台上设有棱形滚花,在上部导引槽的凸面上设有钨钢刀块,在除垢杆上端中部设有母螺纹,与万向头下部螺纹连接,并设有背帽,万向头套在万向连接头内,万向连接头与接头螺纹连接,接头与除垢器的连接管柱螺纹连接。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把除垢器连接在除垢器的连接管上,用作业机提除垢器上下冲击油管上污垢,除垢器下部的棱形滚花把污垢凸起的部位冲掉或撞松,上部的钨钢刀块把油管壁上的污垢切削掉,由于上部万向头连接及导引槽的设置,除垢器可以旋转除垢,显著提高了除垢效果和除垢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未经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油井实时无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钢管塔辅助攀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