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尸体切口缝合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877.0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杰;尹立弟;王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克杰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B16/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振忠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尸体 切口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法医专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尸体切口缝合带。
背景技术
公安部门对于涉及人命案件的侦破,一般需要法医对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来探明死因。目前,法医对尸体解剖后,通常沿用手术当中的针线缝合形式对尸体切口部位进行缝合。但是,由于侦破案件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对死者的尸体大都是需要经过冷冻存放、待检的过程,而经过冷冻存放的尸体皮肤既干又硬,法医对其解剖后缝合时,缝合针是很难穿入尸体皮肤的。因此,传统的通过针线对尸体切口部位进行缝合的操作方式,不仅存在既费时又费力缺点,而且很难缝合得十分规整,很难让死者亲属满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尸体切口缝合带,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费时费力、缝合难以规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尸体切口缝合带,它有装饰带,装饰带底部分段连接若干个呈条状的固定板,固定板前部上连接前置入钉,固定板后部上连接后置入钉。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前置入钉的钉体表面上由上到下连接有若干个的倒钩,后置入钉的钉体表面上由上到下连接有若干个的倒钩。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在装饰带底部分段连接若干个呈条状的固定板,固定板前、后部上分别连接前置入钉和后置入钉,所以它能够通过若干个固定板上的前置入钉和后置入钉,分别置入尸体切口部位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内,以达到快速有效缝合尸体切口的目的,它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缝合规整;
因在前置入钉的钉体表面上由上到下连接有若干个的倒钩,并在后置入钉的钉体表面上由上到下连接有若干个的倒钩,所以它能够使得前置入钉及后置入钉在尸体切口部位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内更加稳固,不易脱出;
因将装饰带顶部表面采用与尸体肤色相接近的颜色,装饰带能够起到既连接了若干个固定板,又遮盖固定板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有效遮掩尸体切口部位的缝合处,让死者亲属满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法医用尸体切口缝合带,它有装饰带1,装饰带1底部分段连接若干个呈条状的固定板2,固定板2前部上连接前置入钉3,固定板2后部上连接后置入钉4。前置入钉3的钉体表面上由上到下连接有若干个的倒钩3a,后置入钉4的钉体表面上由上到下连接有若干个的倒钩4a。
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按尸体切口部位的长度,先剪切装饰带1,使之长度相互吻合。操作时,将尸体切口部位合拢,先用粗针在须置入前置入钉3和后置入钉4的尸体切口两侧皮肤部位上穿孔,此时,手持装饰带1,并通过手工压力形式将固定板2上的前置入钉3和后置入钉4,通过穿孔置入尸体切口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内,然后,沿着尸体切口部位的走向捋直装饰带1,再用粗针在须置入前置入钉3和后置入钉4的尸体切口两侧皮肤部位上穿孔,再将装饰带1上第二个固定板上的前置入钉和后置入钉置入尸体切口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内。装饰带1上各个固定板上的前置入钉和后置入钉分别置入尸体切口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内的操作方式以此类推。
前置入钉3上的倒钩3a,以及后置入钉4的倒钩4a,能够使前置入钉3及后置入钉4在尸体切口两侧的皮肤及肌肉内更加稳固,以保证缝合尸体切口的质量。
装饰带1与尸体切口两侧的皮肤相接触处,可涂抹粘接剂,其能够使尸体切口部位的装饰效果更加理性,死者亲属更加满意。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克杰,未经张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消毒棉棒
- 下一篇:可翻转的防风式垃圾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