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5887.4 | 申请日: | 200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1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阳;朱健;房会春;孙志刚;李兴;吕秀芝;肖莉;殷艳玲;刘湘洪;王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意 断面 测试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油田钻井所取岩芯的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
二、背景技术
对油田钻井所取岩芯测试分析是叛断油层深度、油层渗透率、油层饱和度、油层储量有无开采价值的关键措施和手段,目前的测试装置只能测试整段岩芯的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无法测试岩芯每一断面的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及轴向上的分布情况。如果岩芯的两端或某一断面轴向面有泥浆堵塞,所测得数据往往就存在假象,会对油井储量,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作出错误的判断,把油田开发方案引向误区,给油田开发建设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把最有开发价值的油田给打入死牢。同时也能对油层致密的砂岩油层或灰岩油层进行酸化处理深度和处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解决上述对岩芯测试装置存在的局限性,易造成错误分析,易把好油田打入死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由调节螺杆、螺杆架、岩芯移动杆、本体、压帽、胶套、胶套堵头、测压口、进液口、密封圈和压力传感器接口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本体设为圆筒形,在本体的两端设有螺纹连接的压帽,在两端压帽的中心垂直向内各自设有一个带进出液口的圆柱形岩芯移动杆,岩芯移动杆上套有带测压口的胶套,在胶套两端部与本体两端压帽之间压有胶筒堵头,在两根岩芯移动杆之间设有岩芯;在本体两端的压帽外端卡有L形螺杆架,在螺杆架中心设有调节螺杆,螺杆的末端顶在岩芯移动杆上;在本体的周侧设有出液口和压力传感器接口。
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中的堵头上部设为圆柱形,外周设有密封圈,下部设为锥形头,中心设有中心孔。
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中的岩芯移动杆设为圆柱形,上端部设有一个扩径环形凸环,左端的岩芯移动杆从凸环外周向内垂直设有一个进液口,与中心所设的进液孔连通,右端的岩芯移动杆从凸环外周的上侧和下侧向内设有一个出液口和一个压力传感器接头与下端面连通,凸环下部外周各自刻有数字刻度。
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中的本体两端部设有公螺纹,与压帽螺纹连接,本体外周上下部分别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接头和一个液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分段截去岩芯,不需要取出岩芯,不会对岩芯造成污染和损害,并可测出距岩芯端面不同距离的岩芯段渗透率值,从而比较精确地反映出岩芯渗透率在轴向的分布情况。为油田开发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准确制定出油田开发方案。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效果分析图
图中1-调节螺杆 2-调节螺母 3-螺杆架 4-出液口 5-压力传感器接头
6-测压头 7-胶套 8-岩芯移动杆 9-筒体 10-密封圈 11-压帽
12-胶套堵头 13-进液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由调节螺杆1、螺杆架3、岩芯移动杆8、本体9、压帽11、胶套7、胶套堵头12、测压头6、密封圈10、进液口13和压力传感器接头组成的,岩芯任意断面测试装置实现的,其方法为将岩芯放井胶套7内,胶套的两端堵上胶套堵头12,套进本体9,把压帽11拧在本体9的两端,从两端压帽中心插进两个岩芯移动杆8,直到与岩芯的两端顶在一起,用岩芯移动杆移动岩芯,调整岩芯移动杆上的刻度,使要测岩芯的某断面柱的尾端对准测压头6的中心孔,然后把螺杆架3分别卡在两端压帽的凹槽内,旋转螺杆顶岩芯,移动杆将岩芯定位;从进液口13打进水,测出测压头6对应断面处距岩芯端面的渗透率,依据达西公式算出渗透率;移动岩芯的测压头定位可以测出岩芯任意断面透率;如果测整段岩芯的渗透率可把测压头堵住进行测试。
以对岩芯注入5倍孔隙体积HCI盐酸进行酸化,酸化后所测不同部位的渗透率分布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图2所示,对于整体岩芯来说,在注入HCI后岩芯渗透率呈下降趋势,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测示方法对岩芯不同部位渗透率测试结果来看岩芯渗透率,整块岩芯在轴向上的渗透率变化有所区别,离岩芯入口端较近的第一、二段岩芯段渗透率在注酸后渗透率有所上升,而第三、四段岩芯渗透率损害最大,从而充分反映了注酸过程对不同部位岩芯的影响程度,为酸液的选择及酸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5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防错结构的止推片
- 下一篇:一种窗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