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取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6200.9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清玉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C1/14;E03C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1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水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厨房用的一种储取水机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的厨房里常用的洗漱盆的排水管普遍都是直接与下水道相连,直接将生活中用过的水不管净脏直接排掉,没有被很好地再利用,生活中人们将用过的干净一点的水(如净菜、净物等)收集再利用,相当地不便,费神费力很是麻烦,在缺水的今天,节约用水,合理方便的储取用二次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储水取水机构,主要解决了现有厨房收集二次水不方便和麻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储取水机构,它包括储水箱(1)和取水桶(30),储水箱(1)放置在洗漱盆排水口下面,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储水箱(1)上设有出水口(4),出水口(20),在出水口(4)上设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上管口设有过滤体(2),排水管(3)与储水箱(1)箱体固定密封连接,在出水口(20)上设有密封圈(21)、清扫管(23),清扫管(23)经密封圈(21)与出水口(20)连接,清扫管(23)提起堵住储水箱(1),放下使清扫涮水箱(1)的水经清扫管(23)流入取水桶(30)内倒掉,当储水箱(1)的储水水位超过溢流管(18)时,水经溢流管(18)、软管(19)流入托盘(15)经管(16)流入地漏,在取水桶(30)上放置架体(25),在架体(25)上设有滑杆(12)(27)、密封圈(11)、吊环(9)且都与架体(25)固定连接,在架体(25)还设有出水口(10),在出水口(10)上设有管(24),管(24)与架体(25)固定连接,在浮体(26)上设有滑套(13)(28)并与滑杆(12)(27)连接,在滑杆(12)(27)上设有横杆(14)(29)挡住浮体(26),阀门(5)与排水管(3)下口相连接,软管(7)上端与阀门(5)连接,下端与管(24)固定连接。吊钩(8)固定在盆柜的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由于采用了储水箱加取水桶的方法收集储存取用二次水,使二次水的再利用方便,节约了用水。2、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四)附图说明:
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储取水机构。
实施例1,参见图,首先加工制作储水箱(9),排水管(3)、溢水管(18),过滤体(2),将排水管(3)装在排水口(4)上与储水箱(1)相固定,在排水口(20)内安装密封圈(21),在储水箱(1)的上部的箱体上固定溢水管(18),再加工制作架体(25)、吊环(9)、滑杆(12)(27)、管(24),然后分别将其与架体(25)固定连接,在架体(25)下面与管24对应处装密封件(11),再加工制作浮体(26),滑套(13)(28),将滑套(13)(28)与浮体(26)固定连接,再将滑套(13)(28)与滑杆(12)(27)连接,再在滑杆(12)(27)下部安装上横杆(14)(29),挡住浮体(26),将吊钩安装在洗漱盆柜的框架上,将储水箱(1)安装在支座(6)(22),再将清扫管(23)经密封圈(21)与储水箱(1)底部相连接,将过滤体(2)装在排水管(3)上,阀门(5)与排水管(3)下口相连接,软管(7)一端与阀门(5)连接,另一端与管(24)相连接,将软管(19)与溢水管(18)连接并引到托盘(15)处,将管(16)引到地漏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储取水机构,使用时,先把取水桶放在托盘(15)上,从挂钩(8)上取下架体(25)并放在取水桶(30)上,打开阀门(5),储水箱(1)内的水经过滤体(2)、排水管(3)、阀门(5)、软管(7)、排水管(23)流入取水桶(30)内,当流入取水桶的水达到设定高度,浮体(26)上浮,堵住排水管(24)管口,停止向储水箱(1)注水,取用时,关上阀门(5),将架体(25)挂在挂钩(8)上,当储水箱(1)的水位超过溢水管(18)时,水经溢水管(18)、软管(19)流入托盘(15),经排水管(16)流入地漏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清玉,未经张清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6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氧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用的注射针筒安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