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7162.9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允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地址: | 25003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气体 透过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尤其是可实现多级控温的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渗透池是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的主要部件。渗透池包括渗透池试验气体腔和渗透池测试腔,在渗透池试验气体腔上设有试验气体腔进气管和试验气体腔出气管,在渗透池测试腔上设有测试腔进气管和测试腔出气管;在渗透池试验气体腔和渗透池测试腔之间设有试样,试样和渗透池试验气体腔之间设有密封圈。由有机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含有一定浓度有机气体的试验气体通过试验气体腔进气管进入渗透池试验气体腔,由于在试样两侧存在有机气体浓度差,试验气体中的有机气体由渗透池试验气体腔渗透通过试样进入渗透池测试腔。渗透池测试腔内的载气携带渗透通过试样的有机气体形成样气,通过测试腔出气管离开渗透池由进样装置送至检测器。检测器测量样气中的有机气体浓度,计算可得试样的有机气体透过率以及相关数据。
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属于阻隔性检测中的高端技术,其中最难实现的就是如何避免有机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吸附与冷凝,这个问题的解决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的准确性,是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的关键技术。采取多级控温是避免有机气体吸附与冷凝的常用方法,但是控温范围并不包括各部连接管路,因此由于管路中温度梯度的存在,有机气体在管路中的吸附与冷凝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各元件、管路分别进行温度控制的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它包括有机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进气端通过管路与载气连通,出气端通过试验气体腔进气管与渗透池的渗透池试验气体腔进气端连通,渗透池试验气体腔的出气端通过试验气体腔出气管排空;与渗透池试验气体腔配套的是渗透池测试腔,渗透池测试腔进气端通过测试腔进气管与载气连通,出气端通过测试腔出气管与检测装置连通;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外部、渗透池外部和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温控装置,同时在试验气体腔进气管、测试腔进气管、测试腔出气管以及检测装置内部的连接管路上至少有一处设有管路温控装置。
所述试验气体腔出气管依次与试验气体流量计、试验气体管路III连通后排空;测试腔进气管依次与载气流量计、载气管路II、载气流量调节阀和载气管路I连通;渗透池测试腔出气端通过测试腔出气管与检测装置连接;在渗透池试验气体腔与渗透池测试腔间放置有试样,试样周围设有密封圈。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定量进样装置和检测器,两者间由检测器进气管连通;其中定量进样装置与测试腔出气管连通。
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外部设有气体发生温控装置,渗透池外部设有渗透池温控装置,在定量进样装置外部设有进样温控装置,在检测器外部设有检测器温控装置,各温控装置为液体浴温控装置或空气浴温控装置或金属加热管或保温装置。
所述管路温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试验气体腔进气管外部的管路温控装置I,测试腔进气管外部的管路温控装置II,测试腔出气管外部的管路温控装置III,在检测器进气管外部的管路温控装置IV,各管路温控装置为液体浴温控装置或空气浴温控装置或金属加热管或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主要由有机气体发生装置、渗透池、定量进样装置、检测器、各部连接管等几部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对整个有机气体透过率测试装置采用多级控温的方式,分别对有机气体发生装置、渗透池、定量进样装置、检测器、试验气体腔进气管、测试腔进气管、测试腔出气管、检测器进气管进行控温,其中有机气体发生装置由气体发生温控装置进行温度控制,渗透池由渗透池温控装置进行温度控制,定量进样装置由进样温控装置进行温度控制,检测器由检测器温控装置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各部管路分别采用各自的管路温控装置进行温度控制。气体发生温控装置、渗透池温控装置、进样温控装置、检测器温控装置、以及管路温控装置I、管路温控装置II、管路温控装置III和管路温控装置IV可以是同一套温控装置,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温控装置。通过合理设置这些温度点的温度(具体设置温度可根据测试气体的不同而更改),能够更好地解决有机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吸附与冷凝问题。
气体发生温控装置、渗透池温控装置、进样温控装置、检测器温控装置、以及各个管路温控装置可以采用液体浴、空气浴、金属加热管、保温材料等多种原理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对各测试关键部件间的连接管路进行控温,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管路温度不可控产生温差后所带来的吸附和冷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光致变色树脂镜片
- 下一篇: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