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垢试验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7216.1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娟;孙虎元;王巍;刘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垢试验釜。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的种类和功能日趋增多和完善,但是热水器内的温度传感器结水垢的问题,阻碍了热水器智能自动化的实现。在现有技术中,温度、压力试验釜的材质基本都是金属材料,耐热不锈钢居多,其原因是金属材料耐高压、高热性能好,适用介质一般为无颗粒的气、液体。水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家用水壶水垢、电厂管道水垢、热水器水垢,热交换器表面的沉积水垢等。水垢根据其形成原因和结垢趋势的不同可分为硬垢和软垢两种。硬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等盐类。软垢的主要成份是锈垢、微生物和泥灰沙等。水垢的存在会引起热交换率降低,使金属传热速度迅速降低,引发金属腐蚀,危害生产。在天然水中的含有Fe2+、Mn2+、Cu2+、Zn2+、Ni2+、Na+、K+、Cl-、SO42-、Ca2+和Mg2+等组分,在试验中选用金属材料作为温度、压力试验釜的材质,试验釜本身会与上述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成为各种盐,产生水垢。金属材料的温度、压力试验釜不适用于针对热水器的工作压力、温度以及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进行涂料的阻垢实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涂料阻垢实验的阻垢试验釜。它是针对热水器的工作压力、温度以及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适用于涂料进行阻垢实验的阻垢试验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呈倒置T型的三通主体、端盖法兰、温度控制装置及压力控制装置,在三通主体的三个开口处均设置有端盖法兰,在顶端第三端盖法兰处设有压力控制装置,在其一侧面第二端盖法兰处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器、热电偶和温度控制仪,加热器和热电偶均置于第二端盖法兰上,并分别穿过第二端盖法兰,温度控制仪分别与加热器和热电偶连接。
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电接点压力表、电磁阀、泄压阀、电磁继电器及空气压缩机,电接点压力表、电磁阀及泄压阀均置于第三端盖法兰上,并分别穿过第三端盖法兰,在第三端盖法兰上开有进压口,所述进压口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的电接点压力表两端分别连接电磁阀和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连接有空气压缩机,电磁继电器、空气压缩机、电磁阀及电接点压力表分别与电源连接。
所述的端盖法兰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带颈平焊法兰连接构成,其中一个在法兰内孔上焊接圆板构成,不带圆板法兰的带颈端与三通主体的三个开口焊接。所述的三通主体及端盖法兰中与三通主体管径相配合的法兰和圆板的材料均为PPR。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试验釜外壳材料选用PPR(Poly PropyleneRandom),即无规共聚聚丙烯,它具有以下优异性能:
a)节能:PPR管的生产能耗仅为钢管的20%,并且其导热系数低(0.2w/m·k),也仅为钢管的1/200,应用于热水系统将大大减少热量损失。
b)耐腐蚀、不结垢、卫生、无毒:使用PPR管可免去使用镀锌钢管所造成的内壁结垢、生锈而引起的水质“二次污染”。由于PPR组份单纯,基本成份为碳和氢,符合食品卫生规定,无毒,更适合于饮用水输送。
c)耐热、耐压、使用寿命长:PPR管的长期使用温度达95℃,短期使用温度可达120℃。在使用温度为70℃,工作压力为1.2MPa条件下,长期连续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d)轻质高强、流体阻力小:PPR管密度仅为金属管的1/8,耐压力试验强度高达5MPa,且韧性好、耐冲击。由于内壁光滑、不生锈、不结垢,流体阻力小。
本发明采用三通作为试验主体,在三个开口处形成不同的工作面,使温度、压力及检修工作面各自独立,方便控制、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温度工作原理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力工作原理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呈倒置T型的三通主体7、端盖法兰、温度控制装置及压力控制装置,在三通主体的三个开口处均设置有端盖法兰,在顶端第三端盖法兰12处设有压力控制装置,在其一侧面第二端盖法兰11处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另一侧第一端盖法兰2为检修工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多跨连续梁或板的抗火试验装置
- 下一篇:大字码回零机械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