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承载30T的新型矿用运架平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7695.7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毛卫清;张喜前;韩建生;卢国斌;杜永强;王文艳;武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8 | 分类号: | B61D3/0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30053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30 新型 矿用运架 平板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运输车辆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承载30T的新型矿用运架平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设备的发展,液压支架越来越大型化,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有轨运输重型液压支架,由于老矿井巷道条件不好,轨距小,转弯半径小,坡度较大,而原有平板车强度差、承载力较小,高度较高而使得巷道总高度无法满足大型液压支架的架线要求,同时在坡度较大或弯道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行车,需要现场采用将坡度削减等措施,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且延长生产准备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老矿井巷道有轨运输重型液压支架时,由于所用平板车承载力小、高度高等缺陷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以及生产周期长等问题,提供一种可承载30T的新型矿用运架平板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承载30T的新型矿用运架平板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下方并与井下轨道配合的轮对,车架前方设有与牵引设备连接的链条,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车架是由工字钢作为主承载梁的焊接框架结构;车架前方还增设有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头的牵引连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车架可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平板车的整体高度,保证架线高度,提高平板车稳定性,而车架前方的牵引连杆通过两端的活动连接头分别与车架、牵引设备铰接,牵引连杆能上下左右转动,具有一定的调整余量和缓冲作用,保证平面弯道和垂直弯道上的正常行车。
为了进一步提高平板车强度、降低其高度,所述轮对均采用双列锥面轴承封闭结构,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其结构尺寸,以降低平板车的高度,每个车轮采用整铸结构,可增加车轮承载强度。
所述车架卡瓦与工字钢采用铆接方式连接,可减小应力集中,提高抗疲劳和抗脆断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运架平板车可以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大型液压支架的有轨整架运输,同时能够解决运输重型液压支架时的承重、弯道、爬坡及巷道高度限制等问题,具体效果如下:
1、该平板车强度满足承载30t的要求;
2、整车高度即平板车高度和支架高度之和小于井下架线高度,并预留有架线空间;
3、平板车承载支架后稳定性好,可适用于600mm轨距时,水平最小曲率半径不小于12m,垂直最小曲率半径不小于15m,坡度不大于20°的巷道,稳定系数大于1.5;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非常好,尤其适用于巷道窄、空间小的老矿井运输重型液压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车架 2-井下轨道 3-轮对 4-链条 5-工字钢 6-车架卡瓦 7-活动连接头 8-牵引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承载30T的新型矿用运架平板车,如图1、2所示,包括车架1以及安装在车架下方并与井下轨道2配合的轮对3,由两两相对的两组车轮构成,轮对3均采用双列锥面轴承封闭结构,每个车轮采用整铸结构;车架1前方设有与牵引设备连接的两个链条4,主要起保护作用,链条之间增设两端分别设有活动连接头7的牵引连杆8,车架1是由工字钢5作为主承载梁的焊接框架结构,车架卡瓦6与工字钢5采用铆接方式连接。
实际应用中,将所运输的重型液压支架固定于平板车的车架上,牵引设备通过链条及牵引连杆与车架连接,驱动运架平板车在轨道上运行,达到输送设备的目的。当平板车在平巷运输时由电机车牵引连杆硬连接运行,坡道上时由绞车牵引支架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自卸车折弯纵梁结构
- 下一篇:汽车内套整体退位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