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电炉用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8201.7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彩娥;田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罡 |
地址: | 710061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炉 水管 密封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熔炼、保温炉等设备用水管连接装置,具体涉及感应电炉用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
技术背景
坩埚式感应电炉(工频、中频)所需冷却的主要部位是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工作电流很大,往往达几千乃至上万安培。因此自身电阻一起的发热量相当可观,约占电炉功率的20~30%。此外,坩埚内熔融金属炉料通过炉衬向感应线圈连续传递热量。这两部分热量均需通过感应线圈内的冷却介质带走。
在坩埚式感应电炉中上述两部分需通过感应线圈内的冷却介质带走的热量数量相当大,另外磁轭、短路环等电炉部件都需要冷却,这些决非强制空气冷却所能胜任。所以坩埚式感应电炉的冷却采用水冷。采用水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使冷却水的急剧降温使导电体工作温度和电阻率降低。总所周知,铜的电阻温度系数等于0.004/℃,其工作温度每降低10℃,电阻减少4/%。当感应线圈的工作温度从80℃降到50℃时,电能损耗即可降低12/%,足见水冷效果显著。
基于以上原因,坩埚式感应电炉的冷却几乎都采用了水冷方式。而大部分坩埚式感应电炉所需冷却部件都在可倾动炉体上。这样,可倾动炉体上带有大量的水冷管,这些水冷管由普通钢管或不锈钢管制成。坩埚式感应电炉冷却水支路较多,选用进、回水总管将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分别集中起来。再用数根输水夹布胶管把可倾动炉体上的进、回水总管(动)和基础上的总进、回水管两部分水冷相连接。实现既通水,又不影响炉体的倾动。但这种连接的缺点是胶管和钢管接头易漏水,胶管寿命短,维修量大;其次由于就是输水夹布胶管数量多,炉子占用空间大,浪费资源;再者就是输水夹布胶管数量多,重量大,给炉子的倾动带来较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可靠、密封性好、寿命长的感应电炉用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感应电炉用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设置在感应电炉的炉体与汇水管之间;所述的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包括接管、拉紧螺母、拉紧接头、三通、转轴;所述三通的一侧与转轴固定连接,三通另一侧通过拉紧接头和拉紧螺母的配合与接管动密封连接,三通的下端与水管连接。
上述的拉紧接头与三通螺纹之间为连接,拉紧接头和拉紧螺母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的顶圈、衬套和V形夹织物密封圈。
上述的转轴设置在炉体上。
上述的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分别与感应电炉的回水汇水管和进水汇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坩埚式感应电炉可倾动炉体的水冷管和基础上的总进、回水管连接问题。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感应电炉的冷却水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应用在感应电炉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管动密封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接管、2-拉紧螺母、3-拉紧接头、4-三通、5-炉子转轴、6-炉盖机构、7-衬套、8-V形夹织物密封圈、9-顶圈、10-水管动密封装置、11-炉体12-水冷电缆、13-进水总管、14-出水总管、15-回水汇水管、16-进水汇水管、17-输水夹布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坩埚式感应电炉(工频、中频)所需冷却的主要部位是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工作电流很大,往往达几千乃至上万安培。因此自身电阻一起的发热量相当可观,约占电炉功率的20~30%。此外,坩埚内熔融金属炉料通过炉衬向感应线圈连续传递热量。这两部分热量均需通过感应线圈内的冷却介质带走。
现有技术中,坩埚式感应电炉的冷却几乎都采用了水冷方式。而大部分坩埚式感应电炉所需冷却部件都在可倾动炉体上。这样,可倾动炉体上带有大量的水冷管,这些水冷管由普通钢管或不锈钢管制成。坩埚式感应电炉冷却水支路较多,选用进、回水总管将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分别集中起来。再用数根输水夹布胶管把可倾动炉体上的进、回水总管(动)和基础上的总进、回水管两部分水冷相连接。实现既通水,又不影响炉体的倾动。但这种连接的缺点是胶管和钢管接头易漏水,胶管寿命短,维修量大;其次由于就是输水夹布胶管数量多,炉子占用空间大,浪费资源;再者就是输水夹布胶管数量多,重量大,给炉子的倾动带来较大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形板式折叠压力回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