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种微絮凝油田污水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8364.5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鲁礼民;刘寺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种微 絮凝 油田 污水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磁种微絮凝油田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气集输领域内,对污水处理的工艺通常是先对分离后的污水进行自然沉降,然后再进行加药沉降。采用此种工艺,不仅沉降时间长,设备占地多,建设投资大,而且操作点多,不容易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操作点少、方便管理的磁种微絮凝油田污水预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种微絮凝油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搅拌加药装置和填料除油室,所述填料除油室通过连通管连接磁种微絮凝室,磁种微絮凝室与沉淀室连通,沉淀室连接清水出口;所述搅拌加药装置与连通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维修、管理方便,运行安全可靠、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是油田污水处理中理想的前置过程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加药装置1和填料除油室3,所述填料除油室3通过连通管6连接磁种微絮凝室15,磁种微絮凝室15与沉淀室16连通,沉淀室16连接清水出口14;所述搅拌加药装置1与连通管6连接。
所述搅拌加药装置1、填料除油室3、磁种微絮凝室15和沉淀室16设置在撬板12上。
所述磁种微絮凝室15内依次设置有节流孔板7、磁絮体去除装置8以及与磁絮体去除装置8相连接的螺旋除杂装置9。
所述沉淀室16内设置有斜管固液分离装置11、除砂装置10和浮球液位计13。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水经污水进口2进入设备内部,首先经过填料除油装置3进行油水分离,根据油、水比重的不同,使分离后的油上浮在填料除油装置3的顶部,并通过设置在顶部的出油口4流出,杂质部分经排污口5排出;经过上述分离后的污水经过连通管6进入磁种微絮凝室15,搅拌加药装置1通过连通管6将磁絮凝剂加入污水,经节流孔板7后进行磁种絮凝,污水中的杂质被絮凝体去除装置8吸附,并经螺旋除杂装置9排出。对于一些污水较难处理的油田,可采用双絮凝体去除装置进行处理,经过处理的清水再经斜管固液分离装置11处理后通过清水出口14送出,水中的泥砂经过除砂装置10的堆积,从排污口排出。为方便运输,整个装置底部安装在撬座12上。装置内液位的高度通过浮球液位计13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8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硅油无尘不干胶结构
- 下一篇:快速热插拔组合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