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捷拆装的双重密封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9341.6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刘 勇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拆装 双重 密封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拆装的双重密封地漏。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地漏结构较简陋,不能可靠实现密封的功能。因此,经常造成下水道的臭气进入室内,或成为害虫出入的通道。由于现有的地漏一般是用混凝土将下水管道与地漏共同浇注在地板上,当地漏出现故障(如堵塞、损坏)而无法排污时,必须破坏地漏甚至地板才能进行维修。因此,现有的地漏维修麻烦,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拆装便利、防臭味的便捷拆装的双重密封地漏。
本实用新型设有夹套、透水盖、内芯、浮球和水封盖;
夹套设有流水孔,夹套外接下水管,透水盖设于夹套进水口上,内芯设于夹套中且与夹套可拆式连接,内芯设有流水孔,内芯流水孔上端与夹套流水孔连通,内芯流水孔下端与水封盖内腔连通,浮球设于内芯流水孔中且与内芯流水孔密封,水封盖套在内芯的下端且与内芯下端可拆式连接,水封盖内壁与内芯下端外壁之间设有间距,水封盖的内腔为储水腔,储水腔与下水管连通。
夹套外壁上最好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夹套与下水管的径向密封。
透水盖最好设有辐射状透水孔。
内芯流水孔的出水口设于内芯的下端。
内芯与夹套可拆式连接最好是螺纹连接。
内芯的流水孔最好设有缩径部,所述浮球位于流水孔的缩径部。
水封盖与内芯下端可拆式连接最好是螺纹连接。
水封盖的储水腔上端敞开并与下水管连通。
内芯流水孔的出水口设于内芯下端的边壁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夹套压入下水管的入口端即可。需要排水时,水流从透水盖流入,经夹套入口流入内芯的下水通孔,使浮球浮起而解除密封,则水流从内芯下端流出进入水封盖内腔,然后从水封盖的上端排入下水管道。不需要排水时,浮球依靠自重与内芯下水通孔缩径部密封,可防止返水;而且水封盖中还存储着水,又形成水封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二道密封结构,密封可靠,可有效防臭防虫。当实用新型需要拆卸时,只需将夹套拔出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拆装便利,维修方便,不需要破坏地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设有夹套1、透水盖2、内芯3、浮球4和水封盖5。夹套1上部设有呈锥形的流水孔11,内芯3位于夹套1中,与夹套1螺纹连接。透水盖2盖在夹套1流水孔11端口上。内芯3为上大下小变径的管状套,内芯3的流水孔31上端与夹套1流水孔11连通,内芯3下端位于水封盖5中。浮球4压在内芯3流水孔31的锥形缩径处并密封。水封盖5套在内芯3的下端,水封盖5与内芯3下端螺纹连接(图中未画出),水封盖5内侧壁与内芯3下部外壁之间设有环状间距51。内芯3下端边壁上开有出水口32,水流经出水口32流入水封盖5的内腔,水封盖5的内腔成为储水腔,当内腔储满水后,水从敞开的水封盖5上端口流出落入下水管(下水管图中未画出)中排出。由于水封盖5的内腔成为储水腔,储水腔储水后自然起到水封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封及浮球的双重密封,可有效防止臭味、蚊虫、污水进入室内。图2中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栽机穴盘自动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拖拉机液压独立式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