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震及增加稳定性的运动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9354.3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5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丁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211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减震 增加 稳定性 运动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底,尤其与一种新型PU材料和EAV结构平行复合而成的具有减震及增加稳定性功能的运动鞋底有关。
背景技术:
通常,各公司为达到运动鞋的减震目的,往往是采用专门的减震科技,即将多种材料进行变形叠加,但是,这样不得不增加运动鞋底的高度,从而导致运动鞋底的稳定性能的下降;而另一方面,为了增强足部的稳定性,通常是采用双或多密度的EAV,而这样在设计上又限制了减震结构的加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利用材料平行复合结构在达到运动鞋减震的同时,还增加了运动鞋的稳定性,防止外翻。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减震及增加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在所述的EAV中底跟部的后外侧及EAV基底间嵌入一减震及防外翻的PU减震垫,该减震垫并向上延伸包覆在中底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PU减震垫与中底贴合部位与人体跑动缓冲阶段在后跟部所形成的压力中心曲线相吻合。
所述的PU减震垫向上包覆中底外侧面的高度为整个中底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对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测量,会得到人体跑动过程中足部的压力中心曲线可以反映人体整个重心的运动轨迹的结论,而中压力中心曲线的绘制也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由人体压力中心曲线得知,人体跑动中多数以后跟外侧首先接触地面,所以此部位的减震性能尤为重要,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纯EAV鞋底的后跟外侧配以具有减震效果的PU减震垫。在传统的EAV鞋底保证其轻质和舒适性的同时,由于PU减震垫与EAV鞋底的材料本身密度上存在差异,使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也可以达到传统的双密度的EAV鞋底防止外翻的作用。由于对中底材料的平行复合,在特定的位置配以特定的材料,借用材料的特性达到预期的性能,外侧PU减震垫的韧性和弹性十足,可以有效的吸收足部震荡和强大的侧向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种带有减震及增加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在所述的EAV中底1跟部的后外侧及EAV基底2间嵌入一减震及防外翻的PU减震垫3,该减震垫并向上延伸包覆在中底的外侧面上。
所述的PU减震垫3与中底贴合部位与人体对于鞋底后跟部的压力中心曲线相吻合。所述的PU减震垫3向上包覆中底外侧面的高度为整个中底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
由于对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测量,会得到人体跑动过程中足部的压力中心曲线可以反映人体整个重心的运动轨迹的结论,而中压力中心曲线的绘制也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由人体压力中心曲线得知,人体跑动中多数以后跟外侧首先接触地面,所以此部位的减震性能尤为重要,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纯EAV鞋底的后跟外侧配以具有减震效果的PU减震垫。在传统的EAV鞋底可以保证其轻质和舒适性的同时,由于PU减震垫与EAV鞋底的材料本身密度上存在差异,使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也可以达到传统的双密度的EAV鞋底防止外翻的作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对中底材料的平行复合,在特定的位置配以特定的材料,借用材料的特性达到预期的性能,外侧PU减震垫的韧性和弹性十足,可以有效的吸收足部震荡和强大的侧向稳定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焊接工装
- 下一篇:汽冷分离器装焊模板结构及汽冷分离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