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钢床的柱梁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9625.5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2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耀 |
主分类号: | F16B12/54 | 分类号: | F16B12/54;F16B1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架的连接部件,特别是一种组合式钢床的柱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组合式钢床由立柱以及相互直角交叉并各自分别与立柱连接的长横梁和短横梁组成。现有技术中,长横梁、短横梁各自直接与立柱焊接,这样,占用空间大,而且存放与搬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组装与拆卸方便、便于存放与运输的组合式钢床的柱梁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组合式钢床的柱梁连接装置,包括立柱、长横梁和短横梁,立柱中空薄壁,其特征在于,立柱与长横梁或短横梁之一通过榫架连接,并相对地与未榫接的短横梁或长横梁垂直交叉并焊接,榫架横截面呈弯折形,其沿立柱纵向的长度大于与其相连的横梁的高度,立柱立面或立面间夹角与该榫架两折翼或夹角贴合并通过各自上的榫头或榫孔以对应榫接。
榫架的介入,使得组装与拆卸方便、便于存放与运输。但是,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让榫架与直接连接同时存在,这样,在满足组装与拆卸方便、便于存放与运输的要求的同时,又基本上不增加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长横梁和短横梁中的另一其中之一或者通过紧固件直接与立柱紧固连接,或者直接与立柱焊接。
这种紧固连接或焊接可以在工厂车间中直接完成,形成立柱-横梁-立柱的结构件,由于这种结构件是平面展开的,属于一种平面结构件,因此不但组装与拆卸方便、便于存放与运输,而且连结更牢固,减少了现场安装的工作量。
至于是选择长横梁和短横梁中的其中哪一横梁与榫架连接更好,申请人认为,优化的选择应该是:
长横梁通过榫架与立柱连接,短横梁则直接与立柱紧固连接或焊接。
这样,让较短的横梁在车间生产就与立柱固接成短横梁-立柱平面结构件,这样平面结构件相对长横梁-立柱平面结构件,其面积和重量都要小得多,而让较长的横梁先单体存在、在使用现场再让其与立柱连接。从而使得组装、拆卸、存放与运输均更加方便,且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又较少,安装更加快捷。
实现榫架与立柱榫接的榫头、榫孔的具体分布可以是这样的:
榫头分布在榫架上,与榫头对应榫接的榫孔分布在立柱上;或者反过来榫头分布在立柱上,与榫头对应榫接的榫孔分布在榫架上。
对于榫头、榫孔的具体构造形式可以是这样:
榫架上的榫头由榫架面上的开孔片构成,开孔片一边与榫架固连一体,并从此开始向榫架的内侧面(与立柱贴合面)方向凹张而开,开孔片开口朝下或朝斜下方,开孔片与榫架固连一体的固连边的形状与榫架榫孔上的对应部位互为共轭;
立柱上的榫头由立柱上的开孔片构成,开孔片一边与立柱固连一体,并从此开始向立柱的外面(与榫架贴合面)方向凹张而开,开孔片开口朝下或朝斜下方,开孔片与立柱固连一体的固连边的形状与榫架榫孔上的对应部位互为共轭。
榫头、榫孔的具体形状也有多种选择:
开孔片呈一种方形,其固连边或为榫架方形开孔片的上延边,或为立柱方形开孔片的下延边;
开孔片呈一种扇形,其固连边为榫架或立柱上扇形开孔片的弧形边;
开孔片呈一种三角形,其固连边为榫架或立柱上三角形开孔片的一侧边并倾斜于竖直方向。
榫头或榫孔在榫架上的分布有多种选择:
榫架两折翼上分别分布有两列榫头或榫孔,每列共有2-4个榫头或榫孔沿立柱纵向分布,横梁焊接在其中一折翼的中部或上部,这种构造榫架两折翼均与立柱榫接。
榫架任一折翼上沿立柱纵向分布有一列2-4个榫头或榫孔,横梁焊接在另一折翼的中部或上部,这种构造只有其中一折翼与立柱榫接,另一折翼仅与立柱贴合但不固接。
榫架上有一列2-4个榫头或榫孔沿立柱纵向分布在榫架两折翼的夹角处,横梁焊接在其中一折翼的中部或上部,这种构造是在榫架弯折处-立柱棱角处进行榫接。
榫架上有一列2-4个榫头或榫孔沿立柱纵向分布在榫架一折翼上,横梁焊接在另一折翼的中部或上部,并且该折翼与立柱之间还紧固连接有螺栓,这种构造其中一折翼与立柱榫接,另一折翼与立柱紧固连接。
榫架断面呈一种由两个弯折形拼合成一体构造的凹槽形,共有两列榫头或榫孔分别分布在榫架断面凹槽底的两侧,每列共有2-4个榫头或榫孔沿立柱长度方向分布,两个横梁分别焊接在榫架凹槽形断面的两折翼的中部或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耀,未经林建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