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下置式双杆双向搅拌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0126.8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章军平;汤旭东;唐秋生;朱雪峰;郭兴;聂桂文;张卫东;杨孝亮;陈鑫;夏国祥;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066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下置式双杆 双向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下置式双杆双向搅拌桩机,属于工程用机械设备,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加固搅拌桩的桩机。
背景技术
深层搅拌桩施工是运用粉体喷射或浆体喷射搅拌法原理,向软土地基土壤中喷射水泥或石灰等粉体固化剂或浆体并加以搅拌,使之成桩的方式来加固软弱地基基础。经济可靠、施工简便的喷搅桩在工业发达国家应用十分普遍。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繁多,越来越多的类似工程机械设备应运而生,以往用于软土或松软土加固的搅拌桩机搅拌方向单一,搅拌成桩的质量不高。本新型桩机在不改变原有搅拌桩桩机结构及操作方法条件下,实现桩机钻头正、反转双向钻进与搅拌;提高了成桩速度与成桩质量。可以广泛运用于铁路路基、公路、港口建设、市政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等软土地基基础的加固处理中。能达到地基加固或改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以及进行边坡加固,地下连续墙和地下工程支护等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下置式双杆双向搅拌桩机,以解决现有成桩搅拌技术存在的搅拌方向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下置式双杆双向搅拌桩机包括底架、立架、主动力传动机构、行走滑枕机构、钻杆上端动力传动机构、钻杆钻头总成、钻杆升降加压机构、液压动力机构,所述的钻杆钻头总成包括内钻杆钻头总成和外钻杆钻头总成,内钻杆套在外钻杆内;钻杆上端的动力传动机构是使内、外钻杆转动方向相反的分动机构。
所述的分动机构包括壳体,与外钻杆上端连接的输入外法兰,与输入外法兰连接的输入齿轮,输入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与换向齿轮同轴的传动齿轮与过渡齿轮啮合,过渡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输出齿轮固定在输出芯轴上;输出芯轴的下端与输出法兰连接,输出法兰与内钻杆的上端连接;输入外法兰和输入齿轮套在输出芯轴上。
所述的动力下置式双杆双向搅拌桩机,外钻杆下端通过死接头与油封套连接,油封套下端是油封端盖,油封套内安装组合密封圈和两端的尼龙套,油封套外套有外钻杆叶片套,两层叶片焊接在外钻杆叶片套上;内钻杆下端通过螺杆与锥螺母连接,锥螺母外有内钻杆方套,锥螺母下端与钻头芯管连接,两层叶片分别连接在内钻杆方套和钻头芯管上。
所述的动力下置式双杆双向搅拌桩机,外钻杆的截面选用矩形管,内钻杆的截面选择圆形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搅拌桩桩机结构及操作方法条件下,实现桩机双向钻进与搅拌;提高成桩速度与成桩质量。钻头部分设计合理,拆卸方便,便于工地施工和维修。钻杆上端动力分动机构设计小巧,重量轻,在满足功能要求下方便拆卸和维修。支腿采取油缸控制方式,便于主机在场地不平时调整,保证整机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成桩质量更好,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能力,在未来若干年的铁路建设中和民用地基处理施工中将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在内外钻杆前端的多层叶片焊接在钻杆上,钻进时内外钻杆上的叶片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多层多向搅拌的目的。这种钻头能显著改善成桩质量和有效加固地基,具有搅拌均匀、结构简单、地层适应性强、成桩效率高和有效控制返浆的优点。外钻杆选用矩形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转盘驱动。内钻杆选择圆形的,目的是便于在外钻杆内转动,在传递扭距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外钻杆内部的空间。
在密封问题上装了多组性能好的组合密封圈,并且在组合密封圈的上端和下端还装了起固定作用的尼龙套,大大延长了组合密封圈的寿命。整个外钻杆总成的叶片和叶片套整体可以一起拆卸,大大方便了工地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桩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钻杆钻头总成和上端动力分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动力分动机构的A向展开示意图;
图4动力分动机构的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桩机支腿机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钻杆钻头总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液压支腿、2—滑枕机构、3—底架、4—立架、5—钻杆上端动力分动机构、6—转盘传动机构、7—钻杆钻头总成、8—液压动力机构、9—钻杆升降加压机构、10—主动力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1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防静电鞋套
- 下一篇:蜂窝纸板缓冲内衬加工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