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水分离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0263.1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辉 |
地址: | 43004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水 分离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处理生产线的环保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油水分离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金属表面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经过电镀后的金属产品具有多种特性,如光洁度、光亮度、色泽艳丽、柔软性等等。为了提高表面处理后的金属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一般在金属表面处理之前都要进行前处理。在进行前处理时,往往要将金属产品放置在脱脂槽中进行脱脂、脱油。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目前生产企业一般都将含油废水直接排放了。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企业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好的油水分离装置,目前的油水分离成套装置都非常复杂、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油水分离成套装置,它能够很好的分离金属表面前处理时产生的油脂废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动力泵2、过滤器3、油水分离箱体4,其特征是:油水分离箱体4内装有上溢流板5、下溢流板6和油水分离膜板7,它们将油水分离箱体4隔成腔体8、9、10和11四个腔体,腔体8和腔体9上部连通,腔体9和腔体10下部连通,动力泵2的进口通过管道12与脱脂槽17的底部出口连接,动力泵2的出口通过管道13与过滤器3的进口连接,过滤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14与腔体8的进口连接。所述的腔体11上装有阀门15和管道16,管道16与脱脂槽17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它能够很好的分离金属表面前处理时产生的油脂废水,使废水循环利用,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油脂废水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动力泵2、过滤器3、油水分离箱体4,油水分离箱体4内装有上溢流板5、下溢流板6和油水分离膜板7,它们将油水分离箱体4隔成腔体8、9、10和11四个腔体,腔体8和腔体9上部连通,腔体9和腔体10下部连通,动力泵2的进口通过管道12与脱脂槽17的底部出口连接,动力泵2的出口通过管道13与过滤器3的进口连接,过滤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14与腔体8的进口连接。所述的腔体11上装有阀门15和管道16,管道16与脱脂槽17连接。
工作时,通过动力泵2将脱脂槽17中的含有机械油的脱脂液通过管道13抽到过滤器3中,过滤粗的机械杂质。过滤后的脱脂液经过管道14进入油水分离箱体4的腔体8中,然后通过上溢流板5从上部溢流到腔体9中,通过下溢流板6从下部流到腔体10中,则浮在液体上部的油污就被挡在腔体9中,在腔体10中含有微量油污的脱脂液通过油水吸附膜板7时,脱脂液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渗透到腔体11,含在脱脂液中的油污就会吸附在油水吸附膜板中的油吸附膜上,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脱脂液进入腔体11中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阀门15和管道16流回到脱脂槽中。这样就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利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利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