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0448.2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正强 |
主分类号: | F03G1/02 | 分类号: | F03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8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动力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发条与球体碰击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所有的动力装置都需要能源才能产生动力,而自然能源随着消耗的扩展日益减少,寻求低能源消耗和其他物理作用的动力装置已经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点,同时,在自然能源的消耗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重大污染,对企业运行成本也在逐步扩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圈形发条提供一种机械动力装置,可通过所设置的发条与球体碰击相结合而产生动力。
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圆形球体、立柱、中心轮、偏心轮、连杆、弹簧、传动带、底座、单向之间采用带沟槽的横梁相连接,在横梁的沟槽中放有一个可左右滚动的圆形球体,动力箱内传动轮、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变速齿轮和发条,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动力装置由两个相隔的动力箱和动力箱所设的变速齿轮中轴外端所装的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立柱上端的中心轮连接,所述动力箱变速齿轮外端的传动轮采用传动带连接在底座上方的偏心轮上,偏心轮的外圆边与横梁的底面相触。
所述动力箱和动力箱内装有单向传动齿轮,该单向传动齿轮的齿牙与动力箱中间横穿的带齿碰杆的齿牙吻合,与单向传动齿轮同轴所装的驱动齿轮顺序与传动齿轮绞合,变速齿轮、调速齿轮串连绞合,在单向传动齿轮中轴的两端各装有一个发条。
所述调速齿轮装有限速器。
所述偏心轮采用绞轴通过连杆与底座连接。
在带齿碰杆的外端处装有用于回位的弹簧。
所述立柱顶端的中心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作功轮。
工作时,首先用手动压下动力箱上的碰杆,使发条加压并释放动力,由同心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带动被动齿轮转动,由于在限速齿轮和限位器的作用下使动轮保持一个稳定的转动,被动轮带动传动轮转动,通过传动带,使偏心轮转动,由于连杆的限位,偏心轮运转时,拉动横梁向一侧倾斜,球体由高向低位滚动,并冲击一侧发条柱,随着偏心轮的转动,低的一端升起由低位变高位,球体向另一侧低位滚动并冲压另一侧的发条柱,当动力箱上的发条柱被加压,发条反方向释放机械能,主动齿带动被动齿运转,被动齿带动传动轮,传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能通过传动带,带动作功齿轮转动,使动能输出,该机械能在一次上发条的情况下使机械转动一直到机械能衰竭而停止。如果机械装置自动转动一天可节约成本。由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物理机械产生动力目的,具有不需电、油、煤等原材料,降低成本和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积极效果,可广泛用于各生产领域作为动力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动力箱,2、动力箱,3、横梁,4、圆形球体,5、立柱,6、中心轮,7、偏心轮,8、带齿碰杆,9、连杆,10、作动轮,11、弹簧,12、传动带,13、底座,14、单向传动齿轮,15驱动齿轮,16、传动齿轮,17、变速齿轮,18、调速齿轮,19、限速器,20、发条,21、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实施例所示:动力装置由两个相隔的动力箱1和动力箱2之间采用带沟槽的横梁3相连接,在横梁3的沟槽中放有一个可左右滚动的圆形球体4,动力箱1内所设的变速齿轮17中轴外端所装的传动轮21通过传动带12与立柱5上端的中心轮6连接,动力箱2变速齿轮17外端的传动轮21采用传动带12连接在底座13上方的偏心轮7上,偏心轮7的外圆边与横梁3的底面相触。动力箱1和动力箱2内装有单向传动齿轮14,该单向传动齿轮14的齿牙与动力箱1、2中间横穿的带齿碰杆8的齿牙吻合,与单向传动齿轮14同轴所装的驱动齿轮15顺序与传动齿轮16绞合,变速齿轮17、调速齿轮18串连绞合,在单向传动齿轮14中轴的两端各装有一个发条20。调速齿轮18装有限速器19。偏心轮7采用绞轴通过连杆9与底座13连接。在带齿碰杆8的外端处装有用于回位的弹簧11。立柱5顶端的中心轮6通过传动带12连接作动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正强,未经刘正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0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