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电器屏柜智能寻号预布线模拟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2068.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H02B1/20;H05K13/00;H05K7/0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电器 智能 寻号预 布线 模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电器屏柜预布线模拟板,尤其是一种可快速寻号,大幅度提高模拟板预布线速度的机车电器屏柜智能寻号预布线模拟板。
背景技术:
为了加快机车电器屏柜的配线速度和实现同型号机车屏柜配线的统一性,在机车行业电器屏柜的配线普遍采用预布线模拟板进行作业,该板为模拟屏柜的配线方式而设计的平面布线板,板上绘有对应屏柜的线号标志和敷线路径,还设有固定导线端头的弹簧夹和敷线转弯处的挡柱等辅助部件。在作业中操作者首先按板上的配线图将导线敷在板上,然后在模拟板上将导线按不同线束进行绑扎,最后整个线束取下送到屏柜内进行配线。虽然这种用模拟板进行预布线的工艺方法已经广泛采用,也确实比直接在屏柜上逐根配线的速度快,并且有利于统一配线方式,但是所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操作者用导线在板上敷线时,对于有几百根线甚至几千根线的屏柜线束来说,操作者不能全部记住各个线号在板上所在的位置,每拿起一根导线,都要在板上进行较长时间的搜寻才能找到。因此寻找线号位置非常麻烦、耽误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寻号,大幅度提高模拟板预布线速度的机车电器屏柜智能寻号预布线模拟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机车电器屏柜智能寻号预布线模拟板,有平面布线板1,在所述平面布线板1划分有多个布线区域2,在每个布线区域2内设有指示装置3,所述指示装置3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键盘4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与可编程控制器还相接有由电源开关5控制的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按键将线号的信息输入到可编程控制器,经程序运行,使所在区域的指示装置发光,操作者可根据发光的位置迅速在平面布线板上找到该线号所在的区域,从而使寻号的速度提高,大大加快了模拟板预布线的速度,提高了布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有同现有技术相同的平面布线板1,在所述平面布线板1划分有多个布线区域2,根据机车屏柜预布线模拟板常用的规格,一般分成6×4=24个区域为宜,在每个区域2加装一个指示装置3,为不影响板面布线,指示装置3最好选择外型小的发光二极管。指示装置3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输出端相接,键盘4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与可编程控制器以及指示装置3还相接有由电源开关5控制的电源电路。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屏柜的布线图线号进行程序设计,选用键盘输入模块37个点和输出模块24个点,其中36个输入点对应0~9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的线号(一般线号在设计上都采用数字和英文字母)操作按键,24个输出点对应板上24个区域的发光二极管。并将37个按键(36个线号操作按键,1个清零按键)和电源开关安装在模拟板的正面右中部,便于操作。而可编程序控制器和电源电路及其配线等部分均安装在模拟板的后面,这样既保证了不影响正面的布线作业,也使得整个板面美观清洁。
操作者在进行模拟板布线时,每拿起一根已有线号的导线准备往板上布时,不需在整个板上寻找该线号的位置,而是先通过操作按键输入该线号的数字或英文字母,则可编程序控制器接受输入指令后通过程序控制就能准确输出信息,使对应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对应导线的两端的区域),操作者只需在这两个发光区域内寻找该线号即可进行导线预布。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设计的屏柜预布线,当屏柜型号更换时,只要把模拟板上的图纸更换,再进行程序修改,就可继续使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耐蚀性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食品供应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