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双驱动活塞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235.3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9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熊伟;王祖温;王旭;马文琦;弓永军;关广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驱动 活塞 省气型 气体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增压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双驱动活塞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93202109.3、94248365.0和200820030513.7的实用新型均使用单驱动活塞,并对驱动活塞两侧的驱动腔供以相同压力的驱动气体,且在行程末端将驱动腔内气体全部排放到大气,导致增压器的驱动气体大量的浪费和耗气量过大,进而对为增压器提供驱动空气的空压机的功率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增压器针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双驱动活塞节省驱动气体的气体增压器,增大了驱动活塞的总面积,可在保持增压比和机体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增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双驱动活塞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减压阀组、左先导阀、右先导阀、第一驱动腔端盖、第一驱动腔、第二驱动腔、驱动腔间隔壁、第一驱动活塞、第二驱动活塞、第二驱动腔端盖、活塞接杆、增压缸体、增压腔端盖、增压活塞、冷却缸套、进气单向阀、排气单向阀、轴承呼吸口和排气消音器,第一换向阀和左先导阀安装在第一驱动腔端盖内,第二换向阀、右先导阀和减压阀组安装在第二驱动腔端盖内,活塞连接杆穿过驱动腔间隔壁和第二驱动腔端盖将第一驱动活塞、第二驱动活塞和增压活塞连接起来;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由驱动活塞的无杆侧与吸气侧碰撞左先导阀和右先导阀,对换向阀阀芯两端进行通泄放气从而控制换向阀的自动切换,进气单向阀和排气单向阀内嵌在增压腔端盖内,冷却缸套在增压缸体外围,排气消音器安装在冷却缸套上,轴承呼吸口安装在第二驱动腔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节省了驱动气体,而且在保持增压比和机体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增压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换向阀,2、第二换向阀,3、减压阀组,4、左先导阀,5、右先导阀,6、第一驱动腔端盖,7、第一驱动腔,8、第二驱动腔,9、驱动腔间隔壁,10、第一驱动活塞,11、第二驱动活塞,12、第二驱动腔端盖,13、连活塞接杆,14、增压缸体,15、增压腔端盖,16、增压活塞,17、冷却缸套,18、进气单向阀,19、排气单向阀,20、轴承呼吸口,21、排气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换向阀1、第二换向阀2、减压阀组3、左先导阀4、右先导阀5、第一驱动腔端盖6、第一驱动腔7、第二驱动腔8、驱动腔间隔壁9、第一驱动活塞10、第二驱动活塞11、第二驱动腔端盖12、活塞接杆13、增压缸体14、增压腔端盖15、增压活塞16、冷却缸套17、进气单向阀18、,排气单向阀19、轴承呼吸口20和排气消音器21;第一换向阀1和左先导阀4安装在第一驱动腔端盖6内,第二换向阀2、右先导阀5和减压阀组3安装在第二驱动腔端盖12内,活塞连接杆13穿过驱动腔间隔壁9和第二驱动腔端盖12将第一驱动活塞10、第二驱动活塞11和增压活塞16连接起来;第一换向阀1和第二换向阀2由驱动活塞的无杆侧与吸气侧碰撞左先导阀4和右先导阀5,对换向阀阀芯两端进行通泄放气从而控制换向阀的自动切换,进气单向阀18和排气单向阀19内嵌在增压腔端盖15内,冷却缸套17在增压缸体14外围,排气消音器21安装在冷却缸套17上,轴承呼吸口20安装在第二驱动腔端盖12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驱动气源分两路,一路通至第一换向阀1,另一路经第二换向阀2。刚通上驱动气源时,第一换向阀1和第二换向阀2在驱动气体的推动下位于右位和左位,首先进行吸气行程:第一换向阀的P1被截止,第一驱动压缩腔和吸气腔内气体经第一换向阀1的A1口、B1口和R1口排放到冷却缸套17内;驱动气源经第二换向阀2的P2口、A2口和减压阀组3中的减压阀进入第二驱动回行腔,第二驱动压缩腔内气体经第二换向阀2的A2口和R2口排放到冷却缸套17;气体经进气单向阀18进入增压缸体14。在吸气行程末期,第一驱动活塞触碰倒左先导阀4,第一换向阀1和第二换向阀2大面积先导端被充气,两换向阀换向,进行压缩行程:全压驱动气源经第一换向阀的P1和A1进入第一驱动无杆腔,第一驱动有杆腔内气体经第一换向阀的B1和R1排放到冷却缸套17;另一路气源经第二换向阀P2和B2进入第二驱动压缩腔,第二驱动回行腔内气体经减压阀组3内的单向阀和第二换向阀A2和R2排放到冷却缸套;增压腔内气体在增压活塞的推压下经排气单向阀19被排出。在压缩行程末期,第二驱动活塞11触碰右先导阀5,第一换向阀1和第二换向阀2大面积先导端气体被泄放,两换向阀换向,继续进行吸气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器
- 下一篇:一种各向异性的钐钴粘接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