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花生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707.5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河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8;A01D33/12;A01D1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15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花生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花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量非常大。目前,许多地方收割花生采用人工方式,一来,劳动效率非常低,劳动者非常辛苦;其次,花生果实采摘不净,造成较大的浪费。现在也有大型的专用花生收获机,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价格高,广大农户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花生收获机的大范围推广使用。目前,也有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花生收获机,其主要是通过犁铧将花生秧锨起,然后将带果的花生秧传递到振动筛上,通过筛子晃动筛落花生果上的泥土。此种结构的花生收获机,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其犁铧吃土深度不能调节,当花生生长较深时,犁铧不能将地里面埋藏的花生全部铲起,造成较大的浪费;当花生生长较浅时,犁铧吃土又相对深了,收获机在工作时就比较费力,浪费了机械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花生收获机犁铧吃土深度不能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该收获机具有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新型花生收获机,其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下方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犁铧、抖土机构及行走轮,抖土机构配有动力装置,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牵引杆,牵引杆与牵引器连接,牵引器在竖直方向上与牵引杆所成角度可以调节。
上述牵引器与牵引杆在水平方向上由销轴连接,牵引器及牵引杆的上端均设有凸出部,两凸出部由带螺纹的螺杆连接。
上述犁铧由左、右两侧臂固定在机架下方,整体成前低后高状态,前端成三角形,后端成格栅状,且后端与抖土机构衔接。
上述抖土机构包括摆臂及前后往复运动的振动筛,振动筛通过摆臂及密封轴承与机架连接,动力装置驱动摆臂。
上述摆臂分为两前摆臂及两后摆臂,两前摆臂为从动摆臂,两后摆臂为主动摆臂,主动摆臂中部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机架上,上端通过连接杆与动力装置连接。
上述前后往复运动的振动筛的筛面等间距布置隔条,隔条为前后伸展分布,振动筛的左、右两侧面立有挡板。
上述行走轮由支撑臂固定在机架后端。
上述支撑臂插接在机架上,并用螺栓紧固插接处。
上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输出箱及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与动力输出箱连接,动力输出箱用于转换转动方向,动力输出箱还配有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种新型花生收获机,工作效率高于现有的其它机型,使用时牵引器与动力设备连接,因为牵引器在竖直方向上与牵引杆所成角度可以调节,进而调节了犁铧与土地所成的角度,可以根据花生生长的深度,调节犁铧的吃土深度,使两深度尺寸尽可能的相同。一来将花生收获的干净,其次犁铧吃土深度合理,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机械能。行走轮通过支撑臂插接在机架上,并用螺栓紧固插接处,此种结构有利于根据情况调整振动筛与地面的距离,使用非常方便。花生收获机的传动连接部分采用密封轴承,防止泥沙侵入破坏整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花生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新型花生收获机,其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下方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犁铧2、抖土机构3及行走轮4,抖土机构3配有动力装置。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牵引杆5,牵引杆5与牵引器6连接,牵引器6与牵引杆5在水平方向上由销轴7连接,牵引器6及牵引杆5的上端均有凸出部8,两凸出部8由带螺纹的螺杆9连接。通过调节螺杆9,可以改变牵引器6在竖直方向上与牵引杆5所成的角度。犁铧2由左、右两侧臂10固定在机架1下方,整体成前低后高状态,前端成三角形,后端成格栅状,且后端与抖土机构3衔接。抖土机构3包括两前摆臂301、两后摆臂302及前后往复运动的振动筛303,振动筛303通过摆臂及密封轴承与机架1连接,动力装置驱动摆臂。两前摆臂301为从动摆臂,两后摆臂302为主动摆臂,主动摆臂中部通过密封轴承304固定在机架1上,上端通过连接杆11与动力装置连接。前后往复运动的振动筛303的筛面等间距布置隔条,隔条为前后伸展分布,振动筛303的左、右两侧面立有挡板305。行走轮4通过支撑臂401插接在机架1后端,并用螺栓402紧固插接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输出箱12及万向联轴器13,万向联轴器13将动力输出箱12与动力源连接,动力输出箱12用于转换转动方向,动力输出箱12还配有离合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河,未经张庆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交织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重体惯力变能式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