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专用弧形头皮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793.X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燕;亓永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头部 静脉 输液 专用 弧形 头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针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专用弧形头皮针,适用于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静脉输液的头皮针由针体、手持片、连接胶管和输液管接口座构成,针体为直针,在针体的后端套接上连接胶管,在连接胶管的后端设有输液管接口座,手持片固定在针体后端的侧壁上。这种结构的头皮针用于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新生儿的头小,头部的静脉随着头的形状成弧形分布在头皮上,当直的针头插入头部静脉血管后,针头与针体总是向上翘,因此针头固定不牢固,容易掉针,需要另行穿刺,给患儿增加痛苦;二是由于针头上翘,还容易堵塞针头及刺伤血管,造成注射液向皮下渗漏,使输液失败。目前还没有专用于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使用的弧形头皮针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针体在头皮上容易固定,而且不易堵塞针头及刺伤血管的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专用弧形头皮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专用弧形头皮针,由连接胶管和输液管接口座构成,在连接胶管的后端连接上输液管接口座,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胶管的前端连接上弧形针体,针头的斜口平面与弧形针体的所在平面垂直,在弧形针体后部设有与弧形针体的所在平面垂直的固定盘,在弧形针体的后端直杆部的上侧壁上垂直的固定上手持片。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弧形针体的长度为20-30mm,可根据新生儿头部的大小将弧形针体的弧度分为不同的三种规格,一种规格是弧形针体的长度为30mm,弧度的半径为70mm,一种规格是弧形针体的长度为25mm,弧度的半径为60mm,还有一种规格是弧形针体的长度为20mm,弧度的半径为50mm。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手持手持片,将弧形针体的针头刺入新生儿头皮的静脉内四分之三,然后用胶布将固定盘固定在新生儿头皮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直针体的传统头皮针相比,由于针体设为弧形针,输液时针头和针杆不会向上翘,由于在弧形针体的后部还设有固定盘,因此容易固定,不易掉针;二是由于弧形针体随着头皮上的静脉走向嵌入在血管内,因此不易堵塞针头,也不易刺伤血管而造成输液失败。可广泛用于新生儿头部静脉注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新生儿头部静脉输液专用弧形头皮针,由连接胶管4和输液管接口座5构成,在连接胶管4的后端连接上输液管接口座5,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胶管4的前端连接上弧形针体1,针头的斜口平面7与弧形针体1的所在平面垂直,在弧形针体1后部设有与弧形针体1的所在平面垂直的固定盘6,在弧形针体1的后端直杆2部的上侧壁上垂直的固定上手持片3。所述的弧形针体1的长度为20-30mm,可根据新生儿头部的大小将弧形针体1的弧度分为不同的三种规格,一种规格是弧形针体1的长度为30mm,弧度的半径为70mm,一种规格是弧形针体1的长度为25mm,弧度的半径为60mm,还有一种规格是弧形针体1的长度为20mm,弧度的半径为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燕,未经徐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