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向气流动物笼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854.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孙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裕华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002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气流 动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动物笼具,尤其是一种定向气流动物笼具。
背景技术:
随着实验动物科学不断发展,我国已建成了成千上万的实验动物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2001之规定,目前所建成的实验动物室绝大多数为全新风系统,采用开放式乱向气流笼具,这种笼具使得实验动物室只能采用全新风系统,而不能采用补给新风系统,否则难免造成实验动物与不洁净空气的接触,从而使实验动物被细菌交叉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影响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另外,为了保持空气洁净,开放式乱向气流笼具的运行维持费用相当高,出现了有些单位建得起而用不起的现象。
为了节能减耗,降低实验动物室运行维持费用,在工程实践中运用了冷(热)回收等节能措施,但效果不太显著。目前有些实验室运用IVC笼具,这种笼具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使用不太方便,操作繁锁,在实验室内还得另行配备超净工作台,使用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向气流动物笼具,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笼具内的洁净,能使笼具获得良好的通风,并且大大降低了实验动物室的运行维持费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在笼架后部一体连接有排气道,在笼架与排气道之间设有隔板,在笼架内设有若干个彼此独立的动物笼,在动物笼的前部设有笼门,笼门与设在动物笼内的饲养盒固连,在笼门上部设有若干个进气孔,进气孔与动物笼内相通,在动物笼后部的隔板上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孔与排气道相通;在排气道的上部固连有排气管,排气管与通往室外的排气管道相连。
在排气管上还设有止回阀。
所述笼门为透明PC门面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具有相对密封与外界隔绝,并有独立的进气和排气,从而保证了笼具内的实验动物能获得洁净的空气,避免了实验动物被细菌感染,滋生疾病甚至死亡,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开放式乱向气流笼具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笼具排气以笼具为单元,而开放式乱向气流笼具排气以房间为单元。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实验动物室排气不能返回重复使用,因此采用现有的技术饲养实验动物,运行费用相当高。假设房间面积为20m2,体积为50m2,若采用开放式乱向气流笼架具,房间所需最低换气次数为15次/h,房间所需送风量为900m3/h,排风量为720m3/h;采用本实用新型笼具,房间所需最低换气次数为8次/h,笼具内换气次数为20次/h,20m2房间内布置4套笼具,每套所占房间体积约为2m3,则房间所需送风量为600m3/h(其中包含笼具内192m3/h),排风量为160m3/h。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笼具实验动物室送风量是乱向气流笼具实验动物室的67%,排风量是乱向气流笼具实验动物室的22%。二者相比可节省运行费用80%,大大降低了运行维持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排气道和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笼架;2、排气道;3、动物笼;4、笼门;5、饲养盒;6、进气孔;7、排气孔;8、排气管;9、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笼架1,在笼架1后部一体连接有排气道2,在笼架1与排气道2之间设有隔板10,在笼架1内上下分四层,每层等分成五个格,每格构成一个独立的动物笼3,在动物笼3的前部设有笼门4,所述笼门4采用透明PC门面板,以方便动物采光和实验人员观察动物。笼门4与设在动物笼3内的饲养盒5固连,在笼门4上部设有三排微小的进气孔6,进气孔6与动物笼3内相通,在动物笼3后部的隔板10上设有二排微小的排气孔7,排气孔7与排气道2相通;在排气道2的上部固连有排气管8,排气管8与通往室外的排气管道相连。
在排气管8上还设有止回阀9。止回阀9可阻止排出的不洁净空气再次进入动物笼3中,保证动物笼3内的气体洁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裕华,未经孙裕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层建筑防弹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浮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