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豆浆机提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2866.5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23L1/20;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浆机 提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豆浆机提手结构。
技术背景
现有的豆浆机的操作界面外露,灰尘易吸附面板上,需要经常清理,并且清洗时水滴容易进入并导致内部的操作指示板发生故障,从而影响正常使用;现有的豆浆机的操作指示板一般都安装在机头内部,机头内的环境比较恶劣,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它隔离开来,严重影响操作指示板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尘防水性能好,能延长操作指示板寿命的提手结构,该结构能有效地保护操作界面和操作指示板,操作过程更具趣味性,并且使机头造型更加具有美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豆浆机提手结构,包括盖体,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豆浆机机头上,所述提手结构还包括功能部,所述盖体设置在功能部上,并能围绕功能部运动,以实现对功能部的开合,完成功能操作。
所述功能部上设有转轴,转轴插入盖体上设置的轴孔内,使盖体能够绕着转轴旋转,以实现对功能部的开合,完成功能操作。
所述转轴上还套有扭簧,以实现盖体的自动复位。
所述功能部的上端还设有一盖板,功能部内置操作指示板,盖板覆盖在操作指示板上。
所述功能部与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盖体为平板状或为立体状,立体状盖体可为实心或者空心。
所述功能部的下端设有压线板。
所述功能部和盖体上相互对应的部位设有强力磁铁。
所述豆浆机提手结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所述盖体上设有导轨,功能部上设有导柱,使盖体能够沿着导轨进行平面运动,以实现对功能部的开合,完成功能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盖体能相对于功能部运动,方便进行面板操作,并且能自动复位。操作指示板设置在功能部内,与机头隔离开,因此机头内的水汽和热量不影响操作指示板,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操作指示板的寿命。功能部上面覆盖有盖体,能有效地防止粘灰尘和水滴进入操作面板以内,同时,在机器工作时,能有效地保护操作界面,防止乱按键、错按键等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豆浆机提手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豆浆机提手结构第一实施例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豆浆机提手结构第一实施例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豆浆机提手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盖体;11、盖体上盖;12、上强力磁铁;13、盖体压板;131、导槽;132、轴承室;14、轴承;2、功能部;21、面板;22、盖板;23、下强力磁铁;24、密封圈;25、操作指示板;251、信号线;26、功能部下盖;261、穿线孔;262、限位柱;263、转轴;27、压线板;3、转动扭簧;4、平垫;5、挡圈;6、弹簧;7、按钮;8、卡扣;9、轴套;10、横向转轴;31、翻动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豆浆机提手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盖体1和功能部2,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豆浆机机头上,所述盖体1设置在功能部2上,并能围绕功能部2运动,以实现对功能部2的开合,完成功能操作。
本实施例所述功能部2和盖体1通过转轴263连接,使盖体1能够绕着转轴263旋转,所述功能部2包括面板21、盖板22、下强力磁铁23、密封圈24、操作指示板25、功能部下盖26和压线板27,转轴263一端固定在功能部下盖26上,成为一个整体,转动扭簧3套装在转轴263上,转动扭簧3一端的引脚固定于功能部下盖26上;所述盖体1包括盖体上盖11、上强力磁铁12、盖体压板13和轴承14,盖体压板13上设有轴承室132,轴承室132内置轴承14,转轴263穿过轴承14,使复位结构运动更平稳,转动扭簧3另一端的引脚固定于盖体压板13上,当功能部2与盖体1相对转动时,产生一个扭力,以实现盖体1的自动复位。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转轴263设置在功能部下盖26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件上,比如盖体压板13上,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2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溴化丁二烯/乙烯基芳族共聚物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