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插接用户识别模块卡功能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3933.5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21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乃千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27/02;H01R12/16;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武晨燕;蒋雅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插接 用户 识别 模块 功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插接用户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功能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装置如笔记本型或台式计算机都是借由网线连接因特网上网,并通过网线进行数据上传或下载。一旦在笔记本型或台式计算机无法使用网线连接上网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无线访问节点(AP)等无线上网工具连接因特网。由于笔记本型或台式计算机在使用无线上网时,往往会受到建筑物过于密集或者建筑物的水泥墙太厚的影响,导致无法连接因特网使用,造成使用上的困扰。
另外,SIM卡已广泛被使用在移动电话、信用卡、健保卡上。每位使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移动电话的用户均获得由有关的电信服务公司提供的一张SIM卡,它存储所有有关用户的资料,包括用户的电话号码、电话簿、呼叫限制,及个人识别码(PIN)和个人解锁码(PUK)等;其与网络系统中数据库所存储的资料一致。若使用GSM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必须采用一张合法的SIM卡,才能接入所属的GSM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否则不能进入该GSM系统。如今,移动电话的基站已增加许多,以提升移动电话的接收能力及质量。因此,如果能够将SIM卡的设计整合在笔记本型或台式计算机上,只要计算机处于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就能连接因特网,让笔记本型或台式计算机马上具有高速的上网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插接用户识别模块卡功能的连接器,使电子装置在无线上网时,避免受到建筑物的影响,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插接SIM卡的连接器,包括:
本体,其上具有两个接口;
读卡器,配置于其中一个接口中;以及
电连接器,配置于另一个接口中。
其中,两个接口之间设有隔板,该隔板的一个端面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嵌槽,该两个接口的其中一个接口的底板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槽,另在该两个接口末端的开口上各封接有盖板,另外,两个接口的其中一个接口前端面具有插入口。
其中,读卡器包括:插卡机构及电路板;该插卡机构上具有座体,该座体上具有插槽,该插槽两个侧边各延伸有与插槽相对应的压掣片,该插槽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槽,该每个凹槽嵌接有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导电弹片的第一端延伸位于该插槽中,该第二端位于该凹槽的底部上;该电路板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焊接点,该两个或两个以上焊接点与该导电弹片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电路板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天线、无线模块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接脚;该读卡器嵌入于该本体内部,该读卡器的电路板上的导电接脚嵌入于该隔板的嵌槽中。
其中,电连接器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接脚,在该电连接器嵌入于该本体内部后,该电连接器的金属接脚定位于该底板的定位槽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将读卡器与连接器结合在一起,使连接器除了可插接传输线或无线网卡外,该读卡器还提供使用者可以插接SIM卡,只要连接器处于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就能连接因特网,使笔记本型或台式计算机马上具有高速的上网功能,让使用者在无线上网的功能上多了一项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读卡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读卡器、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的组接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读卡器、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的组接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读卡器10 插卡机构1
座体11 插槽12
压掣片13 凹槽14
导电弹片15 第一端151
第二端152 电路板2
焊接点21 天线22
无线模块23 导电接脚24
连接器3 本体31
第一接口32 插入口321
第二接口33 隔板34
嵌槽35 底板36
定位槽37 盖板38、39
电子装置4 主机板41
SIM卡5 电连接器20
金属接脚201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乃千,未经张乃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9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回紧缩形输电线路直线转角塔
- 下一篇:移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