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自动报警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5382.6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自动 报警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自动报警手机。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经常会听闻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也存在有各种各样的自卫防备设备,例如防狼喷雾、放电电筒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通常不会随身携带这些设备,因而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此外,手机的使用正日益普及,作为生活必需品,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手机,但现有的手机在用户遭遇暴力袭击时并不能够采取任何震摄或求救措施来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自动报警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安全自动报警手机,包括:用于启动自动报警功能的应急拉环设备、用于启动报警处理程序的报警启动模块、用于判断报警时长的报警判断模块以及用于拨号求救的自动拨号模块,其中,所述报警启动模块与应急拉环设备相连,并且报警判断模块分别与报警启动模块以及自动拨号模块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应急拉环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以及电池盖锁紧机制,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报警启动模块相连,用于在拉环被拉下时向报警启动模块输出触发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报警启动模块进一步包括:用于发出高分贝警报铃音的警报铃音发生模块以及用于计算所述警报铃音持续时间的计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计时模块包含有用户预先设置的警报时长上限,默认值为60s。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计时模块进一步与报警判断模块通信连接,并将警报时长结果传送给报警判断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手机进一步包括双电池构造,其中的副电池与自动拨号模块相连用于为该模块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自动拨号模块与报警判断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来自报警判断模块的报警判断结果启动自动拨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自动拨号模块包含有预先设置的应急求助电话。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中,所述应急求助电话为110或自设号码。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自动报警手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随身携带,在遭遇袭击通过发出高分贝报警铃音对歹徒进行震慑;并在一定情况下启动自动拨号功能,以使其他人了解并想出施救方法,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户自身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在单电或双电池手机的基础上进行新功能应用,无需增加太多成本,仅为软件方面编写设置和应急拉环成本,移植型较好。在所有手机上都可导入高分贝铃音警报功能,在增加产品卖点的同时,能为用户提供最大可能的安全、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自动报警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自动报警手机一实施例的报警功能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安全自动报警手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机上增加一个应急拉环设备,使得用户在遇到尾随、打劫等危险时,可以用力拉脱拉环,手机同时通过机械装置锁紧电池盖,防止匪徒卸掉电池,同时发出高分贝的警报铃音。软件上可设置一定时长的警报铃声来向周围预警,起到震慑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自动报警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应急拉环设备10、报警启动模块12、报警判断模块13、自动拨号模块14,以及为各组件进行供电的主电池15;还包括为自动拨号模块14供电的副电池16。
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拉环设备10包含信号发生器11以及电池盖锁紧机制,该拉环用于在用户遭遇袭击时启动自动报警功能所用。当用户用力拉下所述应急拉环设备10时,该拉环内的信号发生器11便会向与之相连的报警启动模块12发出一脉冲信号,以使得报警启动模块12启动相应的报警处理流程;与此同时,应急拉环设备10所包含的电池盖锁紧机制会通过机械装置锁紧手机电池盖以防歹徒卸下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与管接头结合的方法
- 下一篇:铝木榫镶分体复合内平开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