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使用该弹簧的滑动模组及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5400.0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强;周虎;孙同波;陈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2 | 分类号: | F16F1/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使用 滑动 模组 便携式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通信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使用该弹簧的滑动模组及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用户可以随身携带并用于与其他用户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例如: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电话、游戏电话、聊天电话、相机电话、MP3电话、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SC)、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更新换代,形式、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使便携式通信终端设计、制造技术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传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根据其物理布置,大致可分为直板型、折叠型及滑动型三种类型。就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来说,目前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双向滑动型、多向滑动型、曲线滑动型、定点滑动型等,形式的追求已差不多饱和,最近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质量轻、厚度薄又开始掀起一股潮流。
目前,市场上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使用的滑动模组如图1所示,其滑动模组包括推杆100、弹簧腔200和弹簧(图中未示出)。弹簧装在弹簧腔200内,推杆100和弹簧腔200配合,外力推动推杆100,使推杆100压紧弹簧,弹簧蓄能,当达到平衡点能量达到最大,通过平衡点后释放能量,以提供滑盖滑动的能量。由于要将弹簧装在弹簧腔200内才能使弹簧起到蓄能、供能的作用,弹簧腔200一定要比弹簧还要厚,所以整个模组的厚度较厚。
还有一种驱动的形式是使用呈线型的弹簧作为驱动源,其滑动模组较薄。弹簧位于滑动壳体和主壳体之间,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壳体与主壳体上,将滑动壳体与主壳体连接在一起,使滑动壳体可相对于主壳体滑动。外力推动滑盖,使弹簧被压缩,弹簧蓄能,当达到平衡点时,能量达到最大,通过平衡点后,弹簧释放能量,以提供滑盖滑动的能量。
如图2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弹簧结构,该弹簧300呈线型,具有位于两端的直线段302、304以及连接于两个直线段302、304之间的曲线段306。所述曲线段306包括三段弯曲方向相同、并且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曲线部306A、306B、306C,第一曲线部306A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直线段302,第三曲线部306C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直线段304,第二曲线部306B连接于第一、第三曲线部306A、306C之间,其中,第一、第三曲线部306A、306C的曲率半径相同,皆大于第二曲线部306B的曲率半径。
上述弹簧300的两端为直线,由于直线上的力会集中于直线段302、304上,无法均匀地分布,所以会引起应力集中,从而使力道分布不均匀。其次,弹簧300压缩所蓄的能量主要都集中在第二曲线部306B上,使第二曲线部306B承受较多的压缩力,而位于中间的第二曲线部306B的曲率半径较小,且圆弧较短,会使能量集中分布,引起应力集中,从而使力道无法均匀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弹簧、使用该弹簧的滑动模组及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弹簧作用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实现的,提供一种弹簧,呈线型,具有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圆弧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线段具有三段弯曲方向相同、并且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曲线部,第一曲线部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圆弧段,第三曲线部的一端连接另一个圆弧段,第二曲线部连接于第一、第三曲线部之间,第二曲线部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曲线部及第三曲线部的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滑动模组,包括主壳体、滑动壳体及位于主壳体与滑动壳体之间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呈线型,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主壳体及滑动壳体上,所述弹簧具有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圆弧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基体、滑盖及连接于基体与滑盖之间的滑动模组,所述滑动模组包括位于基体上的主壳体、位于滑盖上的滑动壳体以及位于主壳体与滑动壳体之间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呈线型,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主壳体及滑动壳体上,所述弹簧具有曲线段,所述曲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圆弧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训练用跳高架
- 下一篇:带有固定装置的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