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静电手腕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5480.X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大林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湖南省芷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静电 手腕 | ||
1、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包括连接手腕带的底座(1)、上盖(2)和设于上盖与底座之间的电路板,所述底座(1)设有略高于其表面的金属片(3)及金属框(4),所述电路板设有芯片U1和设在芯片外围的声光报警电路,由底座和上盖构成的主体侧面设有电源开关J1和双通道耳机插座J3,所述金属片(3)及金属框(4)通过连接端子J2与芯片U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耳机插座J3通过两个接地夹与地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BATT正极与电源开关J1串接,分别与金属片(3)及金属框(4)连接的连接端子J2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电阻R5和R2接入芯片U1的第7引脚,连接端子J2的第二输出端直接接入芯片U1的第6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BATT正极与连接端子J2之间接有一贴片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耳机插座J3输出端直接接入芯片U1的第7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电路包括声音报警电路和发光报警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由蜂鸣器或小喇叭与电感L1串联而成的声音报警电路的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9串联后接入芯片U1的第5引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直接接入芯片U1的第4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报警电路由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D1和D2并联构成,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芯片U1的第3引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芯片U1的第2引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防静电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供电电路上并联一个电阻,其阻值为100K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大林,未经黄大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4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阻尼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 下一篇:新型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