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撑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5631.1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咏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益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0 | 分类号: | F16M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116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撑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桌面型电子产品的脚撑架结构,特别是桌面型电子产品,如计算器、键盘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脚撑架结构一般都以金属棒为转动轴,脚撑架连接于金属转动轴,同时,脚撑架(STANDER)和下盖(LOWER CASE)之间设置有弹臂,脚撑架靠该弹臂的弹性配合获得荷重。
但该结构相当复杂,在生产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成本较高,而且组装起来麻烦,还具有静压时易破断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撑架结构,该结构通过简单的两个部件间的装配关系使得脚撑架能很好的起到支撑电子产品机台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仅通过简单的两个部件间的装配关系达到对电子产品支撑的效果,组装方便,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脚撑架结构,其包括有脚撑架及下盖,其特征在于脚撑架为长形结构,其前端具有突出的止挡部,止挡部下方是圆环形的扣合部,扣合部下方则为支撑部;下盖上具有一缺口,该缺口能够容纳脚撑架穿过,且缺口中间设置有圆柱形突台,该突台能够被扣合部扣合,以使脚撑架在下盖上套系,并以突台为轴进行旋转,同时止挡部伸入到下盖中,在脚撑架旋转过程中抵靠缺口的两侧壁,使脚撑架具有打开支撑下盖或者闭合的功效。
所述的脚撑架结构,其下盖的外壁具有一内凹部分,该内凹部分的凹陷深度略大于脚撑架支撑部的宽度,使得脚撑架收拢后,能够紧贴下盖,不突出于下盖,这样不影响该脚撑架结构所设置的电子产品外观及使用。
所述的脚撑架,其扣合部内壁横向开设有两个凹槽,同时下盖的缺口中间的突台一侧具有横向设置的突条,该突条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宽度,在脚撑架旋转过程中,该突条与凹槽配合,对脚撑架进行定位扣合,使得脚撑架与下盖的配合紧密,结构稳固。
上述的凹槽和突条位置可以进行互换,即扣合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突条,下盖的对应部位则设置有两个凹槽。
所述的脚撑架,其扣合部内壁横向开设有长凹槽,下盖的缺口中间的突台一侧具有横向设置的突条,该突条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宽度,凹槽两侧壁被突条顶持时,脚撑架所处的位置为打开、收拢状态的位置。
所述的脚撑架,其支撑部末端具有套系于其上的底托,用以在脚撑架打开时,形成支撑面,支撑该脚撑架结构所依附的产品,同时也具有保护脚撑架的作用。
该实用新型的结构,满足了桌面型电子产品的支撑、旋转功能要求,且取消金属轴,仅仅由脚撑架和电子产品的下盖作配合即可实现组装,易装配,且30Kg以上静压时,脚撑架可脱出但不会破断,重新装回后又能回复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脚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下盖对应脚撑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脚撑架结构闭合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脚撑架结构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脚撑架结构闭合时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详细说明。
图1和图2所示,为脚撑架和下盖对应部分的结构,图中所示,脚撑架1为类似纺锤的长形结构,其具有三个部分,前端具有突出的止挡部11,止挡部11下方是圆环形的扣合部12,扣合部12下方则为支撑部13;
对应的,下盖2上具有一缺口21,该缺口21能够容纳脚撑架1穿过,且缺口21中间设置有圆柱形突台22,该突台22能够被扣合部12扣合,以使脚撑架1在下盖2上套系,同时下盖2对应脚撑架1的支撑部13具有凹陷部23,该凹陷部23使得脚撑架在收拢(闭合)时能够紧靠下盖,不至于伸出下盖2以外,影响产品的使用。
脚撑架1,其扣合部12内壁横向开设有两个凹槽14,同时下盖的缺口21中间的突台22一侧具有横向设置的突条24,该突条24的宽度小于凹槽14的宽度,凹槽14对应于脚撑架1打开和闭合的两个位置,在脚撑架旋转过程中,突条24与凹槽14配合,对脚撑架1进行定位扣合,使得脚撑架1与下盖2的配合紧密稳固。
脚撑架1的支撑部13末端还设置有底托15,该底托15套系于支撑部13的末端,在脚撑架1打开时,底托15能够形成支撑面,对产品进行支撑。
图3-图6所示,脚撑架作用的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益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真益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气液计量遥控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焊法兰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