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车轮踏面制动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7506.4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8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满华;王日艺;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5/00 | 分类号: | B61H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31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车轮 制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车轮踏面形状的踏面制动单元,属于转向架基础制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为了保证车辆到站后能停止到需要的位置或车辆遇到情况需要紧急停车,都必须依靠转向架上的基础制动部分起作用。转向架上的基础制动分为盘型制动单元和踏面制动单元。由于车辆重量的变化,踏面制动单元中心线距车轴中心线的高度尺寸会有所变化,由于该尺寸的变化将导致踏面制动单元闸瓦的角度无法完全适应踏面形状的变化;在运行中由于踏面和闸瓦的磨耗,也会造成闸瓦不能完全和踏面接触,如果要保证闸瓦的角度完全适应踏面形状的变化必须靠人工手动调节闸瓦托的角度,费时费力操作麻烦,对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不安全的。如果不及时调整闸瓦托的角度就会使闸瓦和车轮局部接触和制动力减小,影响整车的制动距离,造成安全事故。
如图1为现有车轮踏面制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闸瓦托销;3为闸瓦托;4为踏面制动缸;5为闸瓦托吊;6为闸瓦托防转及调整闸瓦托角度螺栓。当闸瓦、车轮磨耗,车辆重量变化时闸瓦托3的角度就需要人工通过调整闸瓦托3防转及调整闸瓦托角度螺栓6来实现闸瓦托角度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车轮踏面制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自适应车轮踏面制动单元,其组成包括踏面制动缸、闸瓦托吊、闸瓦托、以及与车轮踏面对应的闸瓦,所述的闸瓦托通过闸瓦托销与踏面制动缸、闸瓦托吊转动连接,所述的闸瓦托由两片平行相对的刚性旋转片构成,其特征是闸瓦托的两片刚性旋转片之间垂直固定有一根闸瓦托防转螺栓,踏面制动缸上具有带槽孔的长圆槽,长圆槽位于闸瓦托的两片刚性旋转片中间,所述长圆槽与两片刚性旋转片之间设有角度调整垫,所述闸瓦托防转螺栓穿过长圆槽的槽孔以及所述的角度调整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当闸瓦与车轮之间的间隙不均匀时,在制动缸力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的闸瓦托能够绕闸瓦托销转动自动调节闸瓦托的方向,使闸瓦自适应车轮踏面形状变化,并在角度调整垫的挤压作用下,使闸瓦保持该最佳制动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闸瓦自动完全适应踏面形状的变化,在运行中闸瓦托的角度随踏面和闸瓦的磨耗自动调节使闸瓦能完全和踏面贴合,省去人工调节的过程,保证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轮踏面制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车轮踏面制动单元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车轮踏面制动单元俯视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车轮踏面制动单元,其组成包括踏面制动缸4、闸瓦托吊5、闸瓦托3、以及与车轮踏面对应的闸瓦2,闸瓦托3通过闸瓦托销1与踏面制动缸4、闸瓦托吊5转动连接,闸瓦托3由两片平行相对的刚性旋转片31、32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闸瓦托3的两片刚性旋转片31、32之间固定有一根闸瓦托防转螺栓7,踏面制动缸4上具有带槽孔81的长圆槽8,长圆槽81位于闸瓦托3的两片刚性旋转片31、32中间,长圆槽8与两片刚性旋转片31、32之间设有角度调整垫91、92,该闸瓦托防转螺栓7穿过长圆槽8的槽孔81以及角度调整垫91、92。
本实用新型中长圆槽8槽孔81的中心线为一段以闸瓦托销1为圆心的圆弧。角度调整垫91、92为橡胶垫,橡胶垫91、92与刚性旋转片硫化31、32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