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氯专用旋转节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444.9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秦大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1121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联接头,尤其是一种用于化工行业氯碱生产过程中液氯输送管道使用的密封并可以旋转的液氯专用旋转节。
背景技术:
液态的氯为黄绿色的油状液体,在15℃时比重为1.4256,如遇有水份对钢铁有强烈腐蚀性,气态比空气重,性质活泼、助燃,在阳光下与其他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有剧毒,贮存库温不超过35℃。为方便储运,通常采用液氯钢瓶储存和运输,在把液氯向钢瓶充装的过程中,由于钢瓶进出接口的尺寸不统一,目前多采用两根(没有旋转节)细长的绕性管来进行。一根注入液氯,一根抽出瓶中的氯气。因输送管径太小,只能完成对小容量钢瓶(最大容量1吨)的充装。目前使用大型汽(火)车槽车运送液氯已成现实,一次的充装量从几吨到几十吨。为了实现安全快速的充装,需要加大输送管道的通径,随之充装管道与车辆连接接口的对位需要由专门的可以转动和移动且可靠密封的旋转节及连接管来完成。而目前市场上的液氯鹤管所用的旋转节,多使用灌装石油成品油的旋转节,如图5所示。这种旋转节的密封性较差,易泄漏,并未改变传统使用的普通旋转节的结构,只是将材质换成了耐腐蚀材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输送液氯用的旋转节要求丝毫都不能漏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灌装石油成品油的旋转节存在的液氯易泄漏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氯专用旋转节,该液氯专用旋转节能够达到防止液氯泄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液氯专用旋转节,该液氯专用旋转节的内套筒与外套筒对接,要点是:A、所述内套筒一端伸入外套筒内,并在内套筒和外套筒所形成的周向间隙中装有密封机构;B、在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结合部套装有外螺套,该外螺套一端通过止推滚动轴承套装在内套筒上,另一端螺纹套装在外套筒上;C、所述外螺套与内套筒、外套筒及推力垫环间形成空间,在该空间段的外螺套上开有螺纹接头孔,在该空间段的内套筒上套装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一端通过推力垫环抵在所述密封机构上,另一端通过托垫抵在内套筒的台阶上;D、所述推力垫环由扁键安装在内套筒上;E、在所述外螺套与内套筒、外螺套与外套筒的配合处,以及密封机构与外套筒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机构由复合密封锥环、动密封环、静密封环组成,该密封机构被限位在推力垫环和轴承套之间;该推力垫环靠近外套筒的端部,所述轴承套固套在外套筒内,该轴承套的截面近似于形,该轴承套的右半部紧固在所述外套筒的台阶内壁上,左半部与外套筒所形成的空间中过盈配合静密封环,从所述推力垫环到该静密封环之间依次安装复合密封锥环、动密封环,该复合密封锥环的斜面与动密封环的斜面贴合。
所述止推滚动轴承由钢球、止推滚动轴承套外圈和止推滚动轴承套内圈组成,其中钢球卡在止推滚动轴承套外圈和止推滚动轴承套内圈之间,所述止推滚动轴承由止推卡环限位在外螺套的内角。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功能是这样的,由推力弹簧压迫相互间的密封面,使其紧密地贴合来实现动态下的密封。静密封环装在外套管内,采用过盈配合或用卡子来止转;动密封环通过推力弹簧和装的在内套管上的推力垫环用键联结止转,静密封环的静态密封由安装在轴承套上的O形密封圈保证,动密封环的静态密封由安装在该动密封环上的O形密封圈保证。另外结构中的外螺套是一端套装在内套管上,另一端用螺纹连接在外套管上形成一个夹层套的空间并在两端的装配结合面处装有O形密封圈,在旋转过程中这个空间既不与外部环境相通,也不与内部的密封管道相通,同时在外螺套的筒壁上开有一管螺纹接头孔,通过在该螺纹接头孔中外接惰性气管,可以把能耐氯腐蚀的惰性介质以略高于液氯输送压力的压力状态充入夹层套内。这样,在输送中当液氯流过旋转节时,在旋转节动静环密封处的两面没有了压力差,因此确保了液氯输送中点滴不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毒性汽体、液体输送管的连接,具有极强的密封性能,并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C-C局部剖视图;
图5是灌装石油成品油的旋转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温度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直联传动的电机主轴输出端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