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类材料屏蔽效能试验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41401.6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58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波;刘锋;杨杰;潘征;张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23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材料 屏蔽 效能 试验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防护(屏蔽)技术领域,主要涉及混凝土类材料屏蔽效能试验的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材料的屏蔽效能进行测量时,根据测量装置来分,常用的方法有:法兰同轴线法、同轴传输线法、双屏蔽盒测试装置法、双TEM室法等。法兰同轴线法和同轴传输线法一般用于远场测量,该方法的优点是:测量设备的静态阻抗与同轴测量装置匹配较好,因而测量装置本身的传输特性比较好。但该方法对试样的厚度要求较高,尺寸通常在毫米量级(一般不大于5mm),且重复性差。双屏蔽盒测试装置法广泛用于近场测量,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很昂贵的屏蔽室、辅助夹具等设施,测量快速简单、方便。同样该方法要求试样的尺寸通常在毫米量级,屏蔽盒易产生共振,且重复性差。双TEM室法一般用于远场测量,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场建立在波导室内,故所需的输入功率低,对周围设备和人员不会造成电磁干扰。其缺点是安装固定材料较为困难,尤其是如何减小其接触电阻更为困难。
以上方法由于受边界效应的影响,对试件的尺寸有严格的限制,故主要适用于均匀、各向同性的薄板材料。而对于混凝土类屏蔽材料以及其他复合屏蔽材料等类型的材料,其内部骨料有尺寸要求,小试件无法制作,因此,采用以上方法无法测量其屏蔽效能。根据实际应用可采用另一种方法,直接用该类材料做成房间,并加装通风波导窗和屏蔽门等,通过测量房间的屏蔽效能来得到材料的屏蔽效能。这种方法虽然技术上可行,但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材料配比和组分,试验量很大,且代价很高,周期很长,试验难度较大。研究适用性强的凝土类材料屏蔽效能试验模型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材料、结构、设备、器件屏蔽效能测试及孔缝耦合效应试验,并可多次使用的混凝土类材料屏蔽效能试验模型。
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的试验模型由方形底钢板框和角形立钢板框构成,构成立钢板框边框的长度不大于对应的底钢板框边框的长度,立钢板框垂直焊接固定在底钢板框上。
所述的立钢板框底部边框距离底钢板框内框边沿为50mm,距底钢板框外框边沿为100mm。
所述立钢板框外侧的底钢板框上设置有固定孔,其均匀分布在底钢板框上,固定孔中心距离底钢板框的外框边沿50mm。
所述在立钢板框内侧的底钢板框和立钢板框之间焊接连接筋。在两侧的立钢板框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筋。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凝土类材料屏蔽效能试验模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简洁合理,容易制作,且材料试件厚度基本不受限制,通过调节立钢板框高度即可满足要求;(2)试件不易变形、开裂或折断,由于主体框架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框架与试验材料接触面平整紧密,电连接性好,再通过其他技术措施,基本消除了边界效应对测试的影响,测试精度较高;(3)为混凝土类材料提供有效的测试平台,强度高,且模型框可以重复使用。(4)为其他新型材料、器件的屏蔽效能测试提供有效的借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性能优良,指标先进,结构紧凑,试件不易变形、开裂或折断,强度高,有效减小试验工作量,试验周期短,节省经费,适用于凝土类材料屏蔽效能的试验测试工作,也可适用于其他新型材料、器件的屏蔽效能测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方形底钢板框,2、角形立钢板框,3、固定孔,4、连接筋,5、吊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试验模型由正方形底钢板框1和角形立钢板框2构成,构成立钢板框2边框的长度不大于对应的底钢板框边框的长度,立钢板框垂直焊接固定在底钢板框上。立钢板接缝之间、立钢板框和底钢板框接缝之间均须满焊。
立钢板框2底部边框距离底钢板框1内框边沿为50mm,距底钢板框1外框边沿为100mm。在立钢板框2外侧的底钢板框1上设置有固定孔3,其均匀分布在底钢板框上,固定孔中心距离底钢板框的外框边沿50mm。在立钢板框2内侧的底钢板框和立钢板框之间焊接连接筋4,成45度斜角,每边3个,均匀分布,焊点中心距离内框边沿25mm。并在在两侧相对的立钢板框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筋5。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试验模型设计尺寸:1200mm×1200mm;试验模型设计厚度:不大于500mm;试验模型吊装重量:不大于5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41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护套室外超五类电缆
- 下一篇:环块磨损试验机自动加脂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