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柱的定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0820301378.5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杨开中;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住总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钢管柱和基础桩用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盖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和地下结构工程的钢管柱施工多采用人工成孔至桩柱接口标高处,再从该处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混凝土成基础桩,然后在桩顶定位钢管柱下端,最后安装钢管柱的方法或开挖竖井到钢管柱柱底标高处,然后开挖水平小导洞定位钢管柱的下端,最后安装钢管柱的方法。由于钢管柱的质量较大,在吊放过程中下端摆动难于控制,因此,一般要在柱底标高处摆放定位器,但定位器经常被钢管柱碰撞,导致定位器移动,钢管柱下端无法与基础桩快速准确定位,最终仍不能保证钢管柱的施工质量和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柱的定位器,要解决钢管柱与基础桩快速准确定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管柱的定位器,包括水平的定位底板和焊接在定位底板上表面中心的引渡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引渡板为横截面呈十字形的交叉立板,引渡板的直径自中下部向顶部渐小,上述定位底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地锚钢筋,定位底板上开有放射状布置的长圆形定位孔,定位孔内穿有用于连接预埋锚固脚的纵向螺栓。
上述定位底板下面经定位铁件与预埋锚固脚连接。
上述引渡板的头部可以为平头形或锥形。
上述定位底板可以为圆形、矩形、十字形、菱形或对称的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传统定位器很容易移位的缺点,使它与钢护筒和基础桩有机连接,可实现对钢管柱的引渡、限定、精确定位的功能,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快速,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约了资金,有很强的实用性,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的保证钢管柱的下端定位,进而控制钢管柱的施工质量和精度。定位底板上的长圆形定位孔,有利于调节定位底板的对中位置。定位铁件的选择可以使一种定位底板适应于不同直径的钢护筒。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中钢管柱及基础桩施工工艺,尤其适用于地铁盖挖车站的钢管柱及基础桩桩柱合一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钢护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引渡板与定位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引渡板、2—定位底板、3-定位孔、4—地锚钢筋、5-纵向螺栓、6-预埋锚固脚、7—钢护筒、8—钢管柱、9—定位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这种钢管柱的定位器,参见图1-3所示,包括水平的定位底板2和焊接在定位底板上表面中心的引渡板1,上述引渡板1为横截面呈十字形的交叉立板,引渡板1的直径自中下部向顶部渐小,引渡板1的头部可为平头形或锥形。上述定位底板2的下表面焊接有地锚钢筋4,定位底板2上开有放射状布置的长圆形定位孔3,定位孔内穿有用于连接预埋锚固脚6的纵向螺栓5,定位底板2可以为圆形、矩形、十字形、菱形或对称的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可以由纵向螺栓5穿过定位孔3与定位铁件9连接,定位铁件9另一端与钢护筒7下部的内壁上的预埋锚固脚6连接。也可以由纵向螺栓5穿过定位孔3直接与预埋锚固脚6连接。
一种应用上述钢管柱的定位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1,按照设计要求,用钻机在设计安装钢管柱8之处钻桩孔。
步骤2,将基础桩钢筋笼和钢护筒吊放至桩孔内,钢护筒的下部要包住基础桩钢筋笼之纵筋的上部,并与其焊接,钢护筒下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预埋锚固脚。
步骤3,先将钢护筒内的泥浆抽排干净,在桩孔内灌注基础桩混凝土,至超过桩基础顶面标高为止。
步骤4,再凿除钢护筒内的桩头混凝土浮浆,直至露出预埋锚固脚。
步骤5,在钢护筒内安装钢管柱的定位器,先用纵向螺栓将钢管柱的定位器与预埋锚固脚固定连接,再浇注锚固混凝土,将钢管柱的定位器锚固。
步骤6,吊放钢管柱8,使其根部套在钢管柱的定位器外围,测量确定钢管柱垂直度,控制在千分之一范围内。上述桩孔上部先施做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的内壁预埋钢板,钢管柱的顶端采用定位架定位,定位架焊接固定于锁口圈梁的钢板上。在钢管柱与钢护筒之间,浇筑杯口混凝土,将钢管柱与钢管柱的定位器锚固。
步骤7,灌注钢管柱内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住总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住总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外墙彩色玻璃微珠装饰贴片
- 下一篇:铜阳极板准备机组铣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