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钉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1431.1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骆媛;郭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04 | 分类号: | B25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钉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螺钉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螺钉通常被用来完成机构件的组装或固定,传统的作业方式是操作者自行手取螺钉,将其定位并以电动起子锁紧,这种人工操作方法拖慢了电动起子的快速作业的功效。因此,业界研发一种可加快捡拾螺钉速度的螺钉供给机,所述机具可容置许多散乱的螺钉,并可将这些螺钉排列并输出至出口,在出口处的螺钉被以端头朝上的方式止停,电动起子以其起子头朝下与螺钉头结合,从而撷取一颗螺钉使用。
由于螺钉型号繁多,尺寸差异小,外观无法识别,因此,不同型号的螺钉容易被混合装进螺钉供给机。而目前螺钉供给机之螺钉出口处无任何防呆装置,长度不同的螺钉均可从螺钉出口处被顺利地取出,当异常的螺钉被使用,将会导致产品不良率的提高及生产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具有防呆结构,可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的螺钉供给装置。
一种螺钉供给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料板,所述两个导料板共同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斜向输入部以及水平延伸的输出端,螺钉可沿所述斜向输入部自动输送至所述输出端;罩设于所述滑槽上的滑槽盖,其端部设有与所述输出端位置相对的开口,所述开口小于所述螺钉之螺钉头的最大外围尺寸,以使螺钉起子头拾取所述螺钉后,需沿水平方向将所述螺钉取出;及设于所述两导料板之间的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距所述输出端之距离可预设为标准螺钉长度,可防止超过所述长度之螺钉被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螺钉供给装置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螺钉供给装置之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螺钉供给装置之局部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螺钉供给装置之防呆结构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之螺钉供给装置包括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料板12,14,所述导料板12,14分别包括固定部122,142,通过所述固定部122,142将所述导料板12,14连接于基座10上。所述导料板12,14共同形成滑槽13,所述滑槽13包括斜向输入部134以及水平延伸的输出端132,螺钉40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于所述斜向输入部134内自动下滑至所述输出端132,以实现所述螺钉40的自动进给,当螺钉40被输出至所述输出端132时,可供螺钉起子50拾取。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板12之固定部122可通过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任何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基座10上;所述导料板14之固定部14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孔1422,所述第一导向孔1422之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滑槽13,通过至少一个螺栓80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1422螺纹连接于所述基座10上。因此,可沿所述第一导向孔1422的方向移动所述导料板14,以调节所述导料板12,14之间距,从而,调节所述滑槽13之宽度,以适应不同直径之螺钉40。
滑槽盖16罩设于所述滑槽13上,其端部设有开口162,所述开口162与所述输出端132位置相对,所述螺钉起子50可穿过所述开口162拾取螺钉40,所述开口162小于螺钉40之螺钉头的最大外围尺寸,因此,所述螺钉起子50拾取螺钉40后需沿水平方向将螺钉40取出。所述滑槽盖16与所述滑槽13平行,其间距稍大于所述螺钉40之螺钉头的高度。所述滑槽盖16包括一对连接片164,所述连接片164分别固定于所述导料板12,14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片164与所述所述导料板12,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螺纹连接等任何连接方式。
固定板30固定于所述导料板12上,并设于所述滑槽13之输出端132之下方,所述固定板30包括第二导向孔36和高度指示刻度32(请同时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30与所述导料板12一体成型并垂直于所述导料板12,所述固定板30也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其它的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导料板12上。
防呆结构20(请同时参阅图4)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0上,所述防呆结构20包括挡止部22和固定部24。所述固定部24包括通孔242和高度指示块246,通过螺栓70穿过所述通孔242及所述第二导向孔36并配合螺母将所述防呆结构20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0。所述挡止部22从所述固定部24延伸至所述滑槽13内,并位于所述输出端132下方。所述防呆结构20可于所述第二导向孔36内移动,以改变所述挡止部22与所述输出端132之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